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編圖書館 芭那那式的幸福

2016/08/05 06:00

CC

今天邊吃早餐邊看吉本芭娜娜寫的《食記百味》,揉合食物與生活百態的文字溶擠出一份溫暖的情感,豐盈了剛甦醒的身心。

我是在大學才開始讀她的書,閱讀中彷彿可以找到一種撫慰,有人稱之為療癒系。她的小說瀰漫憂傷、死亡,在時間之流中展演出不同故事,消極中仍懷有希望,結尾多半有一種靜謐的樂觀。可是看久了,有一種過於柔性的疲乏浮現,總覺得文字中的憂愁如虛無飄渺的雲霧,很美,但無足輕重,像是將自己埋在冬日的被窩裡不斷昏睡,循環無謂的逃避。好長一段時間,我不再翻閱她的書。

經過數年,我無意間看到這本《食記百味》,恰好那時對食物產生了興趣,便將它從圖書館的架上取下。有別於以往的小說,這本書是她的日常發想與描述,以第一人稱牽引出歡愉與悲傷。我用書中的「我」拼湊出吉本芭娜娜的人格特質,突然對她萌生莫名的好感。心想:這個人啊,竟如此寬容,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有批判,也常有理解,留下的大多是感慨。對生活的小事觀察入微,恆常感到幸福與滿足,總是擁有的比失去的多。

有一段關於家人的描述令我反芻許久:「公公提著桃子給你們,先生嫌重,面帶不悅與不耐,最後桃子被丟進車站的垃圾桶。」爾後她這麼寫著:「大家都不幸福,也不是不幸福。只是有很多愛,桃子雖然已不能吃,但我們得到桃子形狀的幸福。」

讀的時候著實大嘆一口氣,愛和幸福有時候會質變成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東西,很多無奈與自責都在諸如此類的模式顯露出來。而從前厭倦的柔性濫情的筆調,在經歷許多事之後,終於明白那是一直抱持著溫暖慈悲的人才寫得出來的東西。當書裡字字句句敲撼著我,不禁檢視起自身狹義的面向,試著寬容以待,試著面對愛。

我曾覺得她使用「幸福」二字的頻率高得令人有些受不了,質疑幸福怎麼可能會如此輕而易舉,然轉念一想,若自己圓滿、知足了,仍有許多美好降臨,的確會有一種富足了還擁有更多的滿溢感,這或許是「幸福」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原因吧。

想起有位朋友,非常喜歡吉本芭娜娜,甚至用她的名字作為暱稱。她是一位脆弱傷感,異常安靜的女孩,但提到吉本芭娜娜時眼睛會閃閃發亮,我相信朋友從中得到了某種力量或救贖。

記憶裡的刻板印象,有時會隨著時光或某些契機扭轉,如同我重新拾起她的書,恍然發覺自己的偏頗,並慶幸世界上存有幫助人們看到光亮的媒介。記得她的其中一本小說曾寫著:「生命裡總有那麼一刻,被一句不經意的關懷所拯救。」這段文字重新在心裡留下了重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