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雪落無聲

2007/03/08 06:00

陳銘磻

還未抵達原名叫豬苗代湖的白鳥湖,沿途所見的山脈,早已被層層白雪覆蓋,一想起不久後就要走進白鳥湖的冬景之中,不由神情興奮了起來。這種能夠在冬季冰冷的天候裡,看見堆積成厚的皚皚白雪的感覺,逐漸把我雀躍的心情爆裂開來,我那被憂思淹沒了好些日子的血脈,彷彿一下子全都甦醒過來。

心念中的孤寂意識

當我眼睜睜看著滿山遍野的雪,披掛在群山枯樹上,呈現前所未見的蒼茫畫景,竟使我的心整個清明起來,急著衝下車的焦慮感慨,我才明白過來,自己確實喜歡上雪。

不知從哪個時候開始,我對雪的感情便產生一種難以明喻的微妙變化,那是極其特別的情愫,這種情愫飄浮在我旅行日本多年的心痛裡已然許久,起先我還不清楚為甚麼我會在突然間喜歡雪吹的飄瀟模樣,但我相信其中必有來由;直到後來,我才隱約想起年輕時代跟著父親同遊關西琵琶湖時,在迷離不明的湖畔見過的雪片紛飛的孤寂模樣,那是我心念中最孤獨的生命意識,一種彷若置身在幻覺之中的頹廢。

我的確無法真切地告訴自己,雪跟頹廢到底有甚麼關係?

雖然當時候我只覺得身在至美的琵琶湖畔,是一種幸福的感動,卻因為無法被那種至美永遠包圍,而造成後來失去再度前往琵琶湖的勇氣。

原來我心念中那種無法真切讓自己明白的至美和頹廢,竟是再也無法跟父親一起前往琵琶湖,見識那孤獨的枯樹上垂掛的雪落無聲。

雪飄琵琶湖多遠了?雪落在白鳥湖到底多久了?

一陣冷冽的強風刮過我的臉頰,使我全身的肌膚不禁顫慄起來;白鳥湖的冷風似乎就要把人吹凍了一般,我踩著湖畔的積雪,看著遠方幾棵枯樹在冷風中輕輕搖曳。

許多人走近水邊看白鳥去,我獨自走到枯樹邊看湖邊冷峻的枯枝。

我猶喜歡枯樹和枯枝的孤獨之美。

這時,天幕中,從遠到近,從廣闊的磐梯山彼端,捲起一層薄薄的雲,卻仍然遮掩不住大片的藍天,透出明晰可人的金色陽光。

走在有雪,有雲,有陽光的白鳥湖畔,真好。

白鳥湖本名叫「豬苗代湖」,是日本第四大湖,湖圍49公里,海拔514M,水深95M,水質澄清,呈藍色狀,和遠方的會津磐梯山相映成趣,所以又稱為「天鏡湖」,因為從西伯利亞飛來過冬的白天鵝群聚於此,數以千計的天鵝在湖畔嬉戲,遊走湖岸,蔚為奇觀,所以又有人以「白鳥湖」相稱。

面積104平方公里的豬苗代湖,湖泊有如海洋般寬廣,抬頭眺望湖邊晴朗的青空,以及風景秀麗的磐梯山公園,果真好景如畫。

誰在雪地裡唱歌?

「豬苗代湖」位於福島縣中央,相當於磐梯朝日國立公園的外入口處。以北岸的長濱為中心,春天可以欣賞滿山新綠和野鳥,夏天可以盡情野營、滑水板運動、划船、湖泳等活動,秋天可以觀賞翩翩紅葉,冬天可以看雪,賞白鳥。

遠處磐梯山的會津若松市,以〈荒城之月〉聞名的鶴?城,曾因日本內戰,發生白虎隊少年軍集體自仞的悲烈故事,白虎隊員短暫的青春生命,如櫻花雨般絕美的飄落,卻也同時傳述著日本武士道哀戚的殉死情愫。

日本著名詩人土井晚翠(Bansui Tsuchii,1871-1952)即以福島縣會津若松市的鶴?城,與自己的故鄉宮城縣仙台市的青葉城發想,以〈荒城之月〉為題創作了四段歌詞,道出詩人被舊城遺跡,以及少年白虎隊英勇的武士魂魄喚起的惆悵。

雪啊!我在白鳥湖畔,遙見磐梯山彼端,被會津若松鶴?城流來的一則悲淒故事,悄悄撞擊心房。

是誰?誰在雪地吟唱那首曲調悽涼的歌謠?

找出那聲音,找出〈荒城之月〉傳誦世事榮枯的一、兩聲歎息。

從白鳥湖到裏磐梯滑雪場的距離很近,沿途山路並不寬敞,可那垂掛在樹梢上成堆的雪花,潔淨透白的模樣,叫人看了不禁整個心情明晰起來。

真的,雪中的山林的確美得難以比擬,由於雪光的反射,白濛濛的車窗,好像被一位只會使用白色作畫的藝術家,把整桶的白顏料以某種極抽象的意念,渲染成一朵朵無以名狀的花樣,景色優雅得令人為之目眩不已。

我坐在溢滿暖氣的巴士裡面,看著漫山遍野的樹林,在白雪紛飛的飄落中,顯得像是一副與世無爭的畫中景物,靜靜地矗立在冷颼颼的白色世界。有些掛得住雪片的粗枯枝,和一些掛不住雪片的細枯枝,都讓這一片不知長的是甚麼樹的山林顯得愈加蒼茫。

無法言說的悽楚歡喜

我就是喜歡這種蒼茫之中,遠近交錯的樹林,由於積雪的關係所呈現無比悽冷的絕美感覺。

雖然前往裏磐梯滑雪場的山路,偶爾會出現使車體搖晃的短暫顛簸不適,但那積雪頗深的路面卻彰顯著大片輪胎行駛過的痕跡,宛如畫中一條從天際劃下來的銀白色溝痕,清晰地記載著這一季的冬天,磐梯山上的積雪,到底多深?

如果可以下車,我多麼希望能夠找個沒有樹林遮蔽的空曠平原,看看是否可以見到適才到過的日本第四大的天鏡湖,在雪落之中,浮現怎樣的冰清景色?或者見到會津若松那一座長在積雪中的鶴?城,當從高山上望下去的模樣,會是何等悽楚迷離?

從年少時代稍稍懂事起,我即喜歡這種不被世人喜歡的悽楚迷離的景致,這種像是被許多人唾棄與不理解的悽然感受,一直以來即是存在於我心中最真實的一種歡喜,那種來自一部分模糊的不明狀態,正是我認為的陶醉本質,也就是說,當世人認為這種淒涼的畫面是被擲棄於生命之外的焦慮性質時,它卻反而成為我心底最值得誇耀的明晰質地。

也因此,當巴士一路慢慢地駛向裏磐梯大片白皙的雪地時,那鋪天蓋地的蒼茫雪色,美得使我差些叫出聲來。

美吧!

急匆匆下了巴士車之後,我迫不及待地使勁在雪地裡跨步走著,「踩下去,用力踩下去!」踩在積雪不知多深的滑雪場,一時之間無法明白這片時鬆時硬的雪堆到底是怎麼回事,只覺得敞開的雙腿,深陷在雪地裡,竟有一種綿綿的冰涼悸動。

在我眼前,裏磐梯滑雪場堆積著白濛濛深雪的大片斜坡地,在午后時刻閃爍發光,冬日青空光潤如洗,使我眼界一時清明起來。

滑雪場的工作人員發給一具雪盆,供作旅人在坡地上滑雪之用。

我興致勃勃地跟隨同行的旅人,在那一大塊平坦的斜坡地上,乘坐雪盤,上上下下地滑乘出一個上了年紀的人,少有的驚喜與發自心底的喜悅。

神祕的裏磐梯山,我在雪落遍地的滑雪場,接受難以抗拒的雪地滑翔的遊戲,璀璨的瑩瑩雪光裡,猶如置身於一片雪皚皚的白色毛毯上。

我心潮狂湧地抓起一把雪花,送進饑渴的嘴巴裡。

嗯,果然綿密細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