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蒔繪一世紀 人間國寶王清霜傳藝3代

2018/05/30 06:00

2005年創作的〈玉山〉,是王清霜高蒔繪代表作。高蒔繪重要在構圖,當年他已80幾歲,還是去寫生,只為找出最好的角度,其中稜線細節非常多,使山勢更具立體感。(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由文化部文資局規劃出版的第一本漆工藝蒔繪技法專書《蒔繪‧王清霜》,以97歲人間國寶漆藝大師王清霜的創作為本,不但讓人看到一代漆藝大師的創作精華,透過圖文解說,帶人走進漆畫的綺麗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王清霜一家3代漆藝傳承的美好成果。

王清霜最新作品為2017年所作〈桐林瑞梅〉,喜歡寫生的王清霜說,台灣有很多好風景,所以其作品多取材台灣本土。(文化部/提供)

王清霜漆藝的家族傳承,兒字輩有王賢志、王賢民,孫字輩則有王峻偉。

王清霜(右2)一家3代皆傳承漆藝,左起孫子王峻偉、二兒子王賢志及大兒子王賢民。圖中為王清霜作品〈玉山〉。(記者凌美雪攝)

談到傳承,王賢志與王賢民笑著說,父親創立的漆器工廠收起來以後,「剛好我們兄弟都退休,想著,不如把漆藝創作當興趣,抱著創作的心情,原本沒打算賣,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即使單一作品也越累積越多,不得不拿出去賣,沒想到也賣得很好,尤其是立體擺件,相當受歡迎。

8年前加入漆藝創作的王峻偉則說,因為家裡經營漆器工廠時間滿長的,小時候經歷過生意很好的盛況,還有台灣知名餅家訂做喜餅禮盒,工廠很需要人手,所以放暑假時都會去幫忙,耳濡目染,對整個漆器製作流程都很了解。「雖然阿公總是叫我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覺得不做漆藝有點可惜,我本身對繪畫很有興趣,也學過,所以決定專心投入創作。」

王峻偉說,大葉大學有漆藝的學科,但專心從事漆藝的人不多,我們很幸運家裡有很好的基礎,也與台中的畫廊有很不錯的合作,這幾年與誠品合作年節商品,還有為傳藝中心製作伴手禮。與誠品的合作雖屬少量商品,但有很好的包裝設計,也讓我們有新的啟發,我們也試著在包裝上力求進步,但成本不便宜,不敢讓節儉的阿公知道。」

談到心目中的阿公,雖然節儉,但對藝術的完美追求卻很執著,王峻偉說,每次展覽前,王清霜都會想再檢查一下作品,全家人就會很緊張,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重新審視作品時,王清霜總會覺得有哪些地方還是不夠好,就會拿起工具把「不好」的地方刷掉重來,但漆藝不像油畫改圖那麼容易,刷掉再重繪要花更多時間。

雖然已高齡97歲,但阿公仍保持天天創作的習慣,盡管因年老體力一年比一年差,眼睛也因白內障開刀,有一眼看不太清楚,但戴著近視眼鏡、沒有老花的阿公,創作仍然是生活的日常,去年創作的全新作品〈桐林瑞梅〉,精緻唯美的風格,依舊讓人驚豔。

因為重聽,話也說得不多的王清霜,問他最欣賞兒孫哪一人的作品,倒是慧黠地乾笑著說,「在美術方面可以再深究學習。」不過,他也很安慰,這一項需要用時間醞釀美好藝術,能夠傳承有人,並各自開創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他說,「傳承要有興趣,沒興趣就不會進步。」他希望子孫投入家族藝術不是為了傳承,而是為了興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