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老大哥在看你!

2007/03/21 06:00

陳重仁

歷史上,人民對於政府無上的統治權經常感到懷疑甚至恐懼,這些懷疑與恐懼,也經常躍升紙上成為文學創作題材,20世紀從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與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開始,對政府至高統治權的憂慮與恐懼,一直是誘發作家文思的題材。

《美麗新世界》與《一九八四》兩書講的都是政府藉由國家安全之名,進行無限擴權之實,並且在無限擴權之後,對人民全面控管。如引用《美麗新世界》書中使用的詞彙,即為進行「制約」。赫胥黎受過科學訓練,他本人即是個科學家,透過生物科學技術的想像,他創造出一個透過生物技術進行獨裁掌控的政府。書中的政府利用複製基因的技術,篩除政府不予認可的基因特質,從中管控每一位新生的複製胚胎,確保每一位新生嬰兒都是政府核可的安全寶寶。

《一九八四》同樣也強調政府濫權的結果,透過監控設施,人民所到之處都在政府的監視之下,人民的一舉一動也都受到政府嚴密的監管。書中從頭到尾瀰漫著「老大哥正在看著你」的恐怖氣息。人民的所做所為,所閱讀、所思考的內容,都要放在政府的監控當中,這樣的生命在權力踐踏下完全沒有絲毫的喘息空間。

無論是赫胥黎或是威爾斯,這兩位作家在發表創作時,他們的作品都被歸類為科幻小說,然而,在現今國際政治情勢中重讀這兩本書,卻益發感受書中情節的真實。赫胥黎與威爾斯可能沒想到,他們筆下描繪的情節,距離真實的生活樣貌可能愈來愈近了。

因為「不方便」

2006年7月7日,倫敦地鐵爆炸案週年,英國舉國陷入哀悼,接近中午時刻,全倫敦的車輛全部慢下來停靠路邊默哀,所有的上班族也起立致敬,倫敦當日陷入深層的悲哀。新聞節目從幾天前就預告爆炸案週年的相關紀念活動,由於恐怖分子在紀念日前揚言將在爆炸案週年再度發動恐怖攻擊,報紙從週年紀念日好幾天前就已經充斥著相關的新聞報導。

7月7日的倫敦並不平靜,儘管恐怖分子並未真的發動攻擊,街道上往返穿梭的警車與救護車,依舊讓人明顯感受到緊張的氣氛。我走到地鐵站,從北倫敦的朋友住所搭車到大英圖書館讀書,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白底紅字的偌大海報。上頭寫的幾個大字:「It’s all up to you!」大字體底下加上幾行說明的小字,「倫敦的安全完全在您手上,請協助警方維持治安,遇到任何嫌疑分子,敬請立即通報警方。倫敦市政府感謝你。」

我在月台上等候了一會兒,早晨十點鐘的北倫敦地鐵站很空曠,同樣與我在月台上等待的,只有一名白人老太太,還有一名抱著小孩的中東裔媽媽,襁褓中的小孩看來剛出生沒多久。中東媽媽在長板凳的另一頭坐下,我沒多注意媽媽,倒是小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小孩子圓咚咚的大眼睛盯著我看,小孩子鼻子也是圓鼓鼓的,嘴角垂著流出的口水,看來剛出生一、二個月而已,煞是漂亮。

我一時童心大起,對著小朋友眨眼睛,小朋友在我的逗弄下,發出呵呵的笑聲。笑聲吸引了媽媽的注意,這位中東媽媽轉過頭看著我,也對著她的小孩微笑。

「妳的第一個小孩?」這是我對中東媽媽的第一句問候。

「是的,我們的第一個,你怎麼知道?」中東媽媽對我這樣的問候大概感到好奇,應該很少人這麼見面招呼人家的。而且,英國人很少在公共空間跟陌生人交談的。

「妳抱小孩抱得很緊,看來你帶小孩出門很緊張,所以我猜這個小嬰兒是妳的第一個孩子。」我自小就是福爾摩斯迷,總要適度展現一下偵探迷的本領。

「你沒說錯。這是我們的第一胎,我先生跟我都不太喜歡出門,一方面是小朋友的關係,一方面不方便。」中東太太委婉說明,我很想追問她感到不方便的原因,但是覺得初次見面就這麼好奇,這似乎不是很好的問題。

「我妹妹今天生日,我先生白天上班,所以我就一個人抱著孩子出門,他們住在倫敦南部,我要到妹妹家聚會。」車子來了,我隨著中東媽媽上了地鐵。

一路上我跟這位中東媽媽聊了許多孩子經,小嬰兒也隨著車身搖晃進入夢鄉,約莫半個鐘頭後,車子到了Euston車站,我該下車了。

「祝你今天玩得愉快。」我起身向這位中東媽媽道別。

「謝謝你,我從來沒有在地鐵上跟陌生人聊得這麼愉快,祝你今天好。」

我也看到你在看我了

我們在彼此祝福後揮手道別,我步出車廂,心中想著中東媽媽為什麼說「不方便」帶小孩出門,一方面想著她為什麼從來沒有在地鐵上跟陌生人交談。

步出地鐵車廂,我依舊想不透這位年輕媽媽為什麼會這麼講,隨著手扶梯我跟著人群移動,地鐵站裡明顯多了警力部屬,視線中有好幾組身著防彈背心荷著衝鋒步槍的英國警察。我刷了通行卡,順著人群走出閘門。

步出收費閘門的時候,我的視線瞥見了天花板上垂下的一具電視螢幕,螢幕上有我,螢幕旁有一隻監視鏡頭。

對著螢幕看得出神,為什麼監視螢幕要擺在地鐵的出口?監視畫面不是要給安全人員在警衛室看的嗎?為什麼要擺在人進人出的地方?為什麼要放這麼一台引人注意的電視畫面?這是給誰看的?

我看著螢幕上的我,心中的問題豁然開朗。中東媽媽為什麼平日很少出門?為什麼覺得出門「不方便」?這些疑惑乍時在這具監視螢幕上獲得解答。

顯然,這具監視螢幕不是給安全人員看的,也不是給在車站大廳巡邏的警察看的,是給出站的人看的,當倫敦人經過這座收費閘門的時候,許多人同我一樣瞥見了自己的身影出現在監視螢幕中,這具監視螢幕要傳達的訊息是:「我看到你了。」

比照地鐵站大海報的大字「It’s Up to You!」這具監視畫面格外顯得諷刺。警方需要市民的合作,卻也需要監視所有市民,並且讓市民知道,你已經被我看到了。

中東媽媽在經過車站閘門的時候會被看到,同車廂的白人老太太也會被看到,同樣的,我這黃種男子也會被看到。《一九八四》書中的情節在當今全球反恐的政治正確論述中,竟然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夢魘,「老大哥正在看著你」的視覺監控壓迫,已經不僅止於纏著頭巾的阿拉伯人,「老大哥」所看的,是所有不同膚色、所有不同政治主張、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黨立場、不同性別、不同年紀的人。「老大哥正在看著你!」而且他的視線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在老大哥的視線監視下,少數族群的身分特別容易遭到突顯,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意識也特別容易喚醒,或許就是如此,會感覺到特別的「不方便」。

我伸手對著老大哥的視線比出一個V手勢,這手勢是英國首相邱吉爾發明的,老大哥不會不懂,隨即掏出我隨身攜帶的相機,拍下我在這具監視畫面上的影像。

老大哥看到我了,我知道,我也看到你在看我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