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食禪〉當季食材 碗中珍寶

2018/09/03 06:00

水陸素什錦

文、食譜示範/張慰慈

「食當季」顧名思義就是以當季的食材做為桌上佳肴的首選。(資料照,彭博)

「食當季」是《食禪》推廣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日常生活的一般飲食當中,葷素不忌的家庭往往在一頓飯的菜式選擇上,會將蔬食擺放在配菜次要的位置上,而將肉類菜肴當成主菜。所以常常上桌的蔬菜瓜果多是單一食材的調理,久而久之容易對蔬食的料理,停留在比較舊式的煮食方式中,所以相對在選擇上就讓人容易感到單調、清淡無味或是份量單薄。

其實這真是對蔬食料理有大大的誤解,隨著大家對健康意識的關注提高,蔬食料理獲得更多人的青睞,如何運用當季食材來佈一桌菜,而且還要有豐盛感又色香味俱全,成了大眾急欲覓得的蔬食烹煮入門訣竅。

一般傳統的蔬食或是素食者,為了增加飲食變化,往昔皆會將非常多豆類的合成或是再製品搭配在料理中。近年來有許多專家透過檢驗或是數據一再證明與呼籲,這方面的食品一般來說潛藏了很多看不見的危機,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製作過程中,黃豆的品種會因為成本問題,大量使用了基改作物;另一項則是這其中所用的油品也可能重複使用,而衍生出很多有毒物質,對食用者的身體有很大的損害。所以如何用天然的蔬食來烹煮,以及透過不同種類的食材搭配,而達到兼顧健康與滿足口欲的目的,成了很重要的學習。

「食當季」顧名思義就是以當季的食材做為桌上佳肴的首選,這個理念的推廣最主要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每個季節因節氣的變化影響水土,又依水土不同的特性產出了適合在當季食用的作物,這些作物本身吸取了天地大氣中的變化而孕育出來,這些自然產生的精華,往往也幫助了人體調節本身在節氣變化中的失衡情況。例如夏季炎熱,這時也正是蓮子與蓮藕出產的時候,這兩樣食材都有淨肺清火的作用,在酷暑季節裡也是最好的消暑聖品,因此在養生的觀點裡,食用當季作物是重要的一個觀念養成。

另一個因素則是當季的作物,幾乎都是從產地直接送往賣場,無須再動用其他方式保存或收藏,那麼也代表我們總是在食材最新鮮的時候能夠品嘗其美味,以上兩者帶來的好處,聰明的掌廚者自然會善加當季食材來造福食用者。

蓮藕在一般家庭裡是多用來做煮湯材料的夏日好物。而我常鼓勵煮婦或煮夫多開發食材不一樣的烹煮方式,這也是豐富蔬食料理樣式的好練習。曾有朋友問我:所謂好吃的蔬食就是買到好的食材,維持原味烹煮對嗎?嚴格來說這答案只對了一半,或是也可以說是不對的。比較真切的做法應該是,健康的調味料運用還是對佳肴有畫龍點睛之妙用,但前提是既是點睛作用,不能掠奪食材的特性與氣味,若反客為主就壞了這些大地珍寶。而一般最常被料理新手忽略掉,但是也需注意的是整盤菜式內容的口感層次,所謂的「好味道」除了酸甜苦辣的著重外,切工或是混搭食材的不同口感,食物會在入口時讓食用者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另一個細節要提醒的是,烹煮的方式不同,即使選用同一種的食材,卻也因為選用的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果呈現。我在教學時,有朋友提出疑問:她說蓮藕若用來炒食,不好料理,常會感到比較脆硬。我的建議則是可以切薄一點,然後需要事先燜煮。另外很重要的是,若一開始就是設定要炒食蓮藕,那麼挑選時,務必要挑鮮嫩一些的(這和煮湯用的不同),至少在自己還不懂辨識前,可請菜攤老闆幫忙撿選。

我今天要分享的食當季美味就是蔬食的山珍海味。這裡面沒有葉菜類的食材,我透過水生當季植物和另外幾種旱地作物的混搭,讓這盤美味的蔬食裡,總共有7種口感不同但滋味相容的食材組成。有朋友問我,是不是每一種食材都要單獨處理再合併?我給各位的解答是:基本上這理論沒錯,但是如果你非常熟悉食材本性,只要把食物下鍋順序搞清楚,一氣呵成的問題也不大喔。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嘗這繽紛的清爽滋味吧。

〈動手做看看〉水陸素什錦

食材:

嫩蓮藕兩節、新鮮蓮子一撮、剝殼菱角數個、荸薺數個、細枝綠蘆筍一把、秋葵數條、黃椒一個(食材種類與份量可自行調配)。

備料:

1.將剝好殼的菱角,先蒸熟備用。

2.蓮藕削皮後,切成薄片備用(炒食記得挑選鮮嫩部位,但厚薄設定建議在沸水裡嘗試幾次,找出自己最喜愛的口感)。

3.荸薺削皮後切厚片,先浸泡在清水裡備用。

4.綠蘆筍洗淨後切段;秋葵洗淨後去掉蒂頭,斜切段備用;黃椒洗淨後切塊。

烹調:

1.熱鍋後放油,倒入蓮藕片稍做拌炒,倒入半碗清水,維持中火。

2.加入蓮子與已蒸熟的菱角後,加入調味海鹽,關小火蓋鍋蓋,稍燜煮。

3.待蓮子熟軟後,注意鍋裡水分約剩原來的一半左右,掀鍋蓋,轉大火。

4.倒入蘆筍與黃椒一起翻炒,最後倒入秋葵(若水分不夠時,要略做補充)。

5.最後檢視一下調味料是否需要補充鹹度,熟成即可起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