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選擇文化?還是選擇權力? 從文化實踐看賴清德的施政作為

2019/04/08 06:00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發表新書《用行動帶來希望:賴清德的決策風格》。(資料照,記者趙世勳攝)

編按:

本刊於4月2日報導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新書《用行動帶來希望:賴清德的決策風格》,其書中有相當篇幅闡述文化施政的實踐哲學,讀者閱讀此報導後有感投書本刊。

文:郭萬和(台南市民 自由業)

最近讀到貴刊「文化施政的實踐哲學」一文,焦點集中於台南市前市長賴清德對於文化的觀點與作為,異於一般政治人物的思維,引起興趣。這是因為,數十年來台灣的領導者大多以現實利益以及經濟繁榮為施政要點,卻少有一位總統願意多談一點文化,或者多一點對於文化發展的護持。

記得,李登輝前總統剛開始舉辦總統府音樂會之際,國人為之興奮。因為以一國元首的高度,帶動藝文發展,對於國民人文素養絕對有積極意義。曾幾何時,這種文化品味卻逐漸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過多著眼經濟大餅的擘畫,至於說,國家軟實力的文化內涵積累或者提升,卻少有積極作為。但是,我們在賴清德身上,不只看到他對於經濟產業的用心,也看到他對於文化建設的實質作為。

短視的政治人物看的是近利,有理想的政治家為後代子孫謀求未來。他的文化政策之一的南美館目前已經成為年輕人熱門的打卡景點。尤其是南美館2館所在地是台南市區精華地帶,附近百貨公司、飯店業者林立,無疑是商業大樓的絕佳地點,透過開發,帶動房價上漲。但是,賴清德卻將最好地點選為美術館用地,如果沒有一種尊重文化、期許這塊土地永續發展的理念,哪會將美術館建造在這裡呢?誠如他所言,台灣的思想自由、創作自由與開放的民族性,才能讓文化創意成為重要的產業輸出。

賴清德看的是文化的永續,不是一時的權力,或者煙火經濟,而是透過文化與創意的活力,帶動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著想的是在這塊土地生息的後代子孫的未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