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中市典藏廖繼春〈遠眺玉山〉遭質疑贗品

2019/06/11 05:30

廖繼春畫作〈遠眺玉山〉,由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典藏。(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典藏前輩畫家廖繼春畫作〈遠眺玉山〉,因筆法、用色及簽名不似廖繼春風格,遭台中市議員張耀中及謝里法、倪朝龍、楊樹煌、施並錫、王守英等多位藝術家質疑是贗品,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曾尋求文化部等專業單位提供鑑定協助,但相關單位都表示無法提供,目前文化局先成立專案小組,將先調查當初畫作整個收藏過程有無出現問題?並訪查藝文界大師提出看法,將等曾參與修復畫作的畫家吳炫三,7月返台訪談了解,以進一步釐清原委。

郭江宋曾負責第三次修復〈遠眺玉山〉畫作。(記者歐素美翻攝)

廖繼春的畫作〈遠眺玉山〉,命運多舛!地方相傳早期廖繼春因經濟較不寬裕,遇親友喜慶,即以畫作代替送上心意,畫布多用麵粉袋代替,當時豐原區很多人皆曾收到其畫作,前台中縣長廖了以父親廖忠雄1970年代擔任豐原鎮長時,廖繼春贈送〈遠眺玉山〉畫作給廖忠雄,但該幅畫作卻一度不知去向。

〈遠眺玉山〉畫作中廖繼春簽名,備受爭議。(記者歐素美翻攝)

已逝的前豐原市公所祕書謝文雄曾留下紀錄表示,1985年,畫家陳石連告知他豐原市公所有一幅廖繼春的畫作不見蹤影,他趕緊和總務張慶坤去尋找,因當時豐原市公所曾發生火災,結果,他們在清潔隊置物處找到廖繼春畫作〈遠眺玉山〉,當時畫作已「被水浸濕、右下角並有8公分直角勾裂、釉彩也脫落」。

當時豐原市長廖了以撥款5萬元,將畫作送到台北給廖繼春的學生吳炫三修復,謝文雄指出,畫作修復完畢,他和吳炫三還拿著畫作給廖繼春遺孀看,廖繼春夫人當時雖中風不能言語,仍點頭確認是廖繼春畫作。

但地方傳言,當時負責修復的並非吳炫三,市公所只是請吳炫三來看畫,實際修復的是豐原一位老畫家。

〈遠眺玉山〉經修復後,2006年再度龜裂,當時豐原市長張溢城花9萬多元,請來當時的南藝大教授林永欽修復;不料,到了2010年,畫作仍舊出現釉彩剝落及龜裂等現象,當時的豐原市長張瀞分再編列70多萬元,以公開招標方式委由國內知名修復大師郭江宋修復。

台中縣市合併後,2014年12月10日,〈遠眺玉山〉獲台中市文化資產處登錄為古物,同年12月24日,豐原區公所將畫作移撥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典藏,2015年1月8日並登錄為葫蘆墩文化中心財產,登錄價格為1500萬元。

但當時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典藏小組進行審查時,3名審查委員中,畫家施並錫、王守英都質疑該畫作是贗品,拒絕審查登錄,另一畫家莊明中則認為應慎重處理,最後結論要求送鑑定,卻不了了之。

今年5月16日,台中市議員張耀中在議會質詢時,根據畫法謝里法說法,質疑〈遠眺玉山〉是贗品,要求文化局成立鑑定小組查明真相,畫家倪朝龍、楊樹煌、施並錫及王守英等也相繼指控,〈遠眺玉山〉畫作的用筆、顏色及簽名等皆非廖繼春風格,懷疑是贗品。

負責第3次修復的郭江宋則認為〈遠眺玉山〉因前兩次遭不當修復及補筆,造成顏色、風格失真,但畫布年代沒有問題,畫中的天空、遠山等仍保有60-70%的廖繼春風格,很多真畫因後世為了提高畫作價值而偽簽名,簽名並不能作為判定畫作真偽的標準,認為〈遠眺玉山〉作品為真。

面對外界質疑,台中市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已組成專案小組調查,並將俟畫家吳炫三7月中旬返台,再拜訪訪談,希望能進一步釐清真相。

〈名家有異見〉

畫家與藝術史學者謝里法:

筆法上,廖繼春大筆揮就,〈遠眺玉山〉細筆處理。顏色上,廖繼春大紅大綠,此畫用色非廖繼春風格。另,廖繼春簽名從未用過「筆」字。

畫家倪朝龍:

廖繼春作品極有色彩特色、畫面簡潔,〈遠眺玉山〉的廖繼春元素略有不足。

畫家楊樹煌:

廖繼春作品色彩對比、多粉紅色系,〈遠眺玉山〉則採明暗、黑白、虛實呈現。另,廖繼春簽名多隱藏在畫中不易被發現之處,此畫簽名卻大剌剌,廖繼春受日本教育,上課用台語,不可能用「繼春筆」這麼文言的方式。

畫家施並錫:

廖繼春筆觸瀟灑,近景不會一片黑、沒調性。簽名不會用「筆」字。

畫家王守英:

畫面右下角三棵樹與廖繼春其他畫作畫風不同;色彩使用不對;簽名不會用「筆」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