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吳德亮/涵洞口的大詩人故居

2021/07/23 05:30

◎吳德亮

◎吳德亮

高二那年擔任校刊主編,依例在編輯完成並經指導老師審批核可後,連同封面設計,由我親自交付校方指定的「東益」印刷廠付印。

印刷廠座落花蓮市節約街上,剛好在舊鐵道下方涵洞口附近,騎自行車從博愛街一路到底,常會看見上方台鐵金黃色的柴油列車呼嘯而過,緊鄰的耳鼻喉科醫院樓上則不時傳來生澀的鋼琴聲,形成強烈對比,只是從未有人在意。

當時平版印刷尚未普及,號稱台灣「後山」的東台灣花蓮,印刷廠大多還使用傳統的手工鉛字排版,加上投稿同學不甚工整的筆跡,錯字自是難免,因此校方通常會安排一或兩日公假,讓我跟幾位小編同學在打樣後,前往印刷廠逐一校對。

如同早期台灣大多數的小型工商業,東益當時也係住商混和形態,即臨路店面做為廠房及辦公區,後方則為住家。主人楊老闆非常親切,不僅提供外賣的小籠包跟水餃做為午餐,看到校刊上我寫的幾首現代詩,他居然興致勃勃,甚至頗為得意地用閩南語告訴我「我兒子也是寫詩的」,隨即帶我到廠後的住家客廳,這下非同小可:櫥窗內赫然有座沉甸甸的「優秀青年詩人獎」,再看得獎人「葉珊」更不得了。

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我才開始寫詩,心儀的幾位前輩之一葉珊居然是楊家公子,詩人的爸爸當非等閒之輩了,頓時對楊老闆的崇敬又多了幾分。由於有這份「機緣」,愛屋及烏的楊老闆特別從書櫃取了幾本葉珊的詩集,都是自家印的,包括《花季》以及他與花蓮在地詩人陳錦標等創辦的《海鷗詩頁》十數份,代表詩人送給我。儘管來不及請遠在美國的作者親自簽名,已讓我欣喜若狂,差點忘了其他兩位小編同學的存在。

滄海桑田,據說舊鐵道隨著1982年花東新線開通後消失,節約街與博愛街交口的涵洞早已填平做為徒步區,印刷廠也被某標榜懷舊文青風的咖啡舖子所取代,而後來筆名改為「楊牧」的大詩人葉珊也在去年仙逝:

當晚霞滿天

你駐足,塔影自裙前撤去

山路一片紅暈

你走過的小路,是一條

微醉的斑紋蛇

每次返回花蓮,看到晚霞滿天,我總會想起《花季》書中的這一首詩,那是大詩人年少的創作,也是我第一本擁有的詩集了。不過卻無意再前往節約街一探究竟,怕勾起些許惆悵與感傷。●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