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城北舊事】郝譽翔/沒完沒了的迷宮

2021/08/14 05:30

◎郝譽翔

◎郝譽翔

我七歲那年從高雄搬到北投,沒多久,李登輝出任台北市長,下令廢娼,北投原本盛極一時的酒家因此紛紛歇業,從此步入了沒落蕭條。所以我成長時期的北投不但不見繁華,還多了點城市邊陲所獨有的、浪蕩落魄的氣味。

然而年輕的我卻最愛在北投公園漫遊,不是愛它的歷史――當時對於它日治時代的豐功偉績,我根本渾然不知,而1913年為迎接皇太子裕仁而打造的溫泉池,更是一座被人遺忘了的廢墟,我幾乎天天打從它的斷井頹垣走過,卻只覺得一陣毛骨悚然,彷彿是誤闖了《聊齋》之中才會出現的場景。

更不要提如今被票選為世上最美麗建築之一的北投圖書館了,在那個年代,還只是一棟毫無特色的水泥樓房而已,躲在叢樹環繞的公園深處,在夜裡點起日光燈時,一片慘白,更是顯得鬼氣森森。

但我卻愛這樣的不修邊幅的野性,公園花草乏人打理,年久月深,樹木像是化成了憤怒的老人,爬滿了密密麻麻的枝條和藤蔓。每每我在榕樹垂下的氣鬚之間穿梭,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曾經聽外婆說過,每一棵榕樹上面都坐著一個女鬼,而這傳說沒有根據,卻在我心中生了根,始終不能忘記。榕樹的氣鬚拂過我的手臂,我不禁頭皮一陣發麻,起了全身的雞皮疙瘩,但是不敢抬起頭來,怕看見了躲藏在樹梢之後的,那一張幽冷的鬼臉。

不知是否因為地緣,我大學時代的男友也是北投人,但他住在舊北投,母親又在知名的「牡丹莊」廚房工作,比我更是道地的北投。年輕人愛夜遊,我們幾乎每晚騎著摩托車沿著北投公園旁的光明路,一路向上騎入山中的小徑,有時就這樣晃蕩終夜,或在「牡丹莊」快打烊時刻,彎到它的後門,按了電鈴,而他母親就會悄悄出來,塞一包客人沒有吃完的排骨酥給我們。

我總記得溫泉鄉山間的濕氣特別重,那些蜿蜒的小路,在街燈下泛著濕潤的水光,彷彿剛剛哭過一樣,又像是一場遙遠而飄渺的夢,被困在長夜遲遲裡,沒完沒了的迷宮。●

■【城北舊事】隔週週六見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