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黃庭鈺/收藏沙子的人

2022/02/20 05:30

圖◎達姆

◎黃庭鈺 圖◎達姆

伊斯坦堡市井街道上有一座鐵鏽紅的三樓建物,那是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為他的小說《純真博物館》所構築的微型世界。小說情節推進的過程中,實體博物館裡的收藏品也如火如荼跟著同步繁衍。八十三個場景呼應八十三個章節,踏進博物館的人們幾乎可藉由種種平凡的偽收藏,拼湊、投映出一樁發生在七○年代伊斯坦堡的愛情故事。

小說男主角凱末爾在愛戀的女子芙頌成為別人的新娘後,便著魔般地蒐羅與芙頌有關的一切物品,連她抽過的菸都不放過,他一一拾起被棄置的菸蒂,日復一日竟達四二一三個之多,而這些收藏最後實現於真實世界的博物館裡。博物館名之為「純真」,是因為要紀念這份痴戀的純粹嗎?這讓「收藏」一事更具純真氣味,其中的專注、孤單和傻勁,就像費盡心思欲摘星送給所愛之人般,令人有種不捨的決絕。

我總覺得擺放在博物館裡的四二一三個菸蒂,帶有王家衛電影的奇幻感,那像《重慶森林》裡金城武執意每天買一個5月1日到期的鳳梨罐頭,一心盼望前女友在罐頭過期前回頭;又像《2046》裡的小說,人們執意搭乘列車前往一切事物都永恆不變的2046找回失去的記憶。數字還魂成有機載體,似乎可見證某種東西在生命裡的閃現。然而,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又有什麼記憶能夠倒帶重來呢?四二一三個芙頌所棄置的菸蒂,不過是四二一三個被愛情給放生的日子,如浪花拍打上岸,擱淺灘頭終歸於無。沒有什麼是永遠不會失去的,連自己的心也是。

即使失而復得,也都歷經歲月的輾壓,所有記憶都變了形、褪了色,我們所保有的不過是夾藏在書頁裡的一朵乾燥花。重現、複製或再造,彷彿被下了咒,都敵不過「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時光摧折。

然而,在收藏者眼裡,層疊堆置的5月1日到期罐頭、2046所寄託的盼望,還有四二一三個愛人吻過的菸蒂,個個都是封存記憶的琥珀吧。博物館藏品意欲訴說的,會不會是透過撫觸皺縮褪色的花瓣,也能辨識曾經有過的春天?

我曾在一段情誼如風中燭火忽明忽滅之際,很警戒地在乎起訊息裡的一來一往。於是,我花了許多時間複製、貼上,拷貝對話。像帕慕克一邊發展小說情節一邊不斷把愛的見證送進博物館般,我正在為這段情造一座墳,可以陪葬的東西卻還是現在進行式。如此荒謬,這模式卻成為我後來處理珍愛物事的慣性。那是對失而復得的迷信嗎?或不願接受自己掌控不了終將逝去的一切?我寧可相信即使經過歲月的輾壓,花還是花,只是乾枯了而已。愛情死了,可是透過菸蒂便能憶起戀人的吻,是吧?

論者說狂熱收集者,會將失落的情感投射到所收藏的物品上,藉此規避失去的遺憾,從中得到虛幻的滿足。我一度以為執迷於收藏多麼不健康,後來讀了卡爾維諾〈收藏沙子的人〉,才意識到某種程度的收藏是對生命的珍視,那是想認真活著的證明。該文述及在巴黎的奇物收藏展裡,有位專門收藏沙的人,他遊歷世界各地,離開前總不忘抓一把沙,經年累月之下家中竟收藏了數百罐各種顏色及質地的沙,「沙的收藏如一部精選的編年紀實,記錄世界經長時間侵蝕後留下的殘餘」,或許旅人再次撫觸罐中沙子時,真能感應到斯土的溫度,那麼過去的遊歷便不會被時間侵蝕,罐中沙成為他足跡的紀實。若將生命裡各式記憶拆解、透析,或許也像沙,有屬於它的質地、色彩,不易掌握,且稍縱即逝。抓起一把放入罐中,是對這段歷程的敬重,是珍視生命曾經的存有。卡爾維諾說:「這樣的收藏只是記錄了我們莫名所以的狂熱,驅使我們不斷將流逝的個人生命,轉變為一個個從四處救回來的物件,如同我們寫日記,將持續流動的思緒凝結成一串串文字。」甚至,「收藏」的層次不僅限於保留,它還包含拋棄。如果專注於某些物件便可暫且忘卻眼前的苦痛,流動的思緒能因之凝滯,那麼收藏的意圖何嘗不是一種拋棄?拋棄痛的,迎向值得狂熱與專注的,這不就是對生命的珍視,想認真活著的證明?

回顧自己的收藏,除了特定的簡訊及信件外,還有過糖果紙、各國郵票、偶像剪報、整套超商公仔……有陣子特別鍾愛蒐羅世界各地的的葉子、鋁罐及玻璃瓶,所幸情隨事遷,苦心孤詣收藏過的一切,終有一天會成為過往雲煙,我的房間也因此倖免於成為資源回收場。系列性的擴充能讓人陷入一種專注與狂熱,看著這些收藏愈趨齊備且自足成小宇宙,彷彿自己有主宰能力可讓世界更完整。也許收藏到達極致狀態時,真可支撐起一座博物館的誕生吧。

我喜歡帶有私人品味的個性化博物館,不必有宏偉的歷史或非比尋常的來歷、價位,有故事的東西自帶迷人魅力。這類型的博物館,似也滿足人們窺探的好奇心,有時藉由窺探他人的收藏而衍生出想像,從而在心裡架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好像也能暫且忘卻眼前苦痛,讓思緒溢出常軌,凝結在藏品所營造出來的遠方。藏品提供了具象範本,讓想像得以依附、生根,博物館超越現實地賦予我們飛的能力。

多年前曾遊覽加拿大Calgary市的Heritage Park Historical Village,這座占地○.五平方公里的巨型歷史博物村還原複製了19世紀加拿大西部拓荒之後的村落,公司行號、牙醫診所、藥局、雜貨店、銀行、教堂、學校、蒸氣火車站、麵包坊、飯店、富貴人家的閨房、打鐵屋,博物村裡的交通路線和建物棟距規劃有序,置身其中真像參與一場嘉年華式的家家酒,非常繽紛真實。我幾乎可以耗上一天又一天,仔細觀看每棟住家或店面裡的每一項布置,循著動線左拐右轉、認真揣摩住進這裡的感覺。這大概是為什麼逛IKEA之類的家私賣場,容易被引逗得墜入成家的陷阱。它藉由空間布置提供家屋的夢幻樣貌,殊不知那些裝飾性的、打不開的抽屜,薄如門片的衣櫃,還有乾淨整齊的擺設,都像觀賞用的樣品屋,可遠觀不可褻玩,幸福充其量是包裝出來的產物。成家後終究會發現,生活裡充滿擁擠,幸福的坪數被現實壓縮得十分窄仄。

唯有想像帶來寬敞,讓人自由。無怪乎莊子的千里大鯤,時而可化為翅翼若垂天之雲的鵬鳥,周慕雲在創作《2046》時要說小說世界令人隨心所欲。在純真的想像世界裡,沒有什麼須受限於時空的束縛,當然也就不會有什麼東西只能在生命中閃瞬即逝,許多事可以是永恆的,不會過期、生鏽,倒帶幾次都可以,幸福非常寬闊。只不過,我們活在現實裡。

記憶之沙從未停止自指間流逝的速度,我的腳步也不斷向前走不論自願與否,那些我收藏過的物品包含一則則簡訊,日後其實已難再有心思回顧。然而,我還是會繼續收藏,還是會繼續窺看他者的收藏。也許在收藏的當下,我已完成對這段記憶的珍視,而「收藏」也完成了它對我的救贖。在潛心蒐羅的彼刻,我們各自成就,圓滿了拋棄的意圖。●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