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失去

2007/08/27 06:00

◎隱地

年輕的時候蒐集;年老的時候丟棄。這已經夠悲哀的了,而人生更悲哀的是,活到最後,連丟棄的能力也會失去。

所有我們追求的最後都會失去。

失去令人心痛,也令人悲傷。而人最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明知會失去,卻仍勇於追求。這一點也不矛盾,比失去更嚴重的是,人人都知道自己最後會死,但我們每個人不都仍然在設法好好地活,而且不停地做生涯規畫,讓自己如何活得更幸福更美滿。

失去之前是獲得,以及擁有。如果沒有得,也就不會失。所以如果我們不想為失去而傷心,也就不必費盡力氣去追求,世上一切榮華富貴,真的如浮雲來去,強求不得。

不過這是老人思想。老人不可以自己的想法,要年輕人也如何如何。生命就如旭日東升和夕陽西下。年輕人當然要有進取心,更要不停地向前衝。每個人的一生,前半生要攻,後半生要守。攻擊就是追求的一種方法。人生唯有追求,才會一點一滴獲得學問,獲得財富,獲得一切你夢想追求得到的,包括自信和榮譽。有了這些,有一天你才有守的價值和失去的本錢。

當然,如果你從來一無所有,也就不必為失去而煩惱。圓滿的人生,應當是得而復失,以及失而復得。

所謂得而復失,就是先追求有,等到有了之後,隨著年歲老大,體力的衰退是必然的,我們精明的計算功力會逐步減弱,於是年輕時候的各項儲蓄逐漸失去,這是很正常的。至於失而復得指的是到了晚年,我們的記憶在衰退之中,然而人生智慧仍在累積,特別是對人生通達思想的了然,對得失的瀟灑心態(也有的老人適得其反,愈老愈貪),在在均非年輕人所能企及,這種「只是近黃昏」之前的「夕陽無限好」,正是人生登臨絕頂之後的高點,人生的豐美,還有什麼能比的呢?

所以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無限大的沮喪,也不要把失去當成人生中的大挫折和大失敗。「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原來失去是為了前面還有一個全新的我正等著。世界永無盡頭,人生自然要永遠向前看。「失去」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也就是說,人要活得超越生死,人就真的快樂似神仙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