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4-1)【藝週末.藝週推薦大展】〈黑暗礦坑裡 看見人性的真與美〉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
〈等上工〉,1960,墨、淡彩、紙,39.6×55公分。這張色調清明的作品,右邊礦工手托著腮,思緒放空。穿著膠鞋,腳邊有布巾包好的便當,頭戴布質軟帽、頭燈,無聊地坐在相思木上,他在等上工。礦工有很多時間在等待,等待台車載他們下坑、出坑,等爆破塵灰落定,等煤車被拖走。入坑後無法掌握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通常他們會不安,猛吸幾口煙,感受活著的存在感,但更多礦工是發呆無奈沒有表情。(洪鈞雄、北美館∕提供)
文/記者凌美雪
以膠捲底片盒裝棉花、墨汁,繫在腰間,帶毛筆和速寫本入地底狹隘黑暗的礦坑,為礦工留下生動鮮活的畫記。從1938到1972年,洪瑞麟在瑞芳礦場工作35年,深刻體認在礦坑工作的危險與辛勞,從礦工的生存領悟到人性的至真及至美,他說:「這一切都強迫我必須用最簡潔的筆觸,將他們駝了的背、長久勞動而畸形的關節,整個身體因用勁而誇張的線條,真實的速寫下來。」洪瑞麟為1940、1950年代台灣黑金產業(煤礦)留下珍貴篇章,他是台灣美術史上絕無僅有的「礦工畫家」。
〈敬業勤勞的阿坤伯〉(雙面畫),1959,墨、紙,23×34公分。(國史館典藏,圖像由國史館及洪鈞雄提供。)
已故前輩畫家洪瑞麟(1912-1996)是台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但因晚年隨子女移居加州西海岸,生前很多捨不得賣的作品多分送或交付給子女保存在美國。洪瑞麟過世20餘年後,長子洪鈞雄於2019年8月表示願將家藏作品捐出一半給台北市立美術館,同年10月,北美館派員赴美選件,11月,當時文化部長鄭麗君赴美洽談順天美術館館藏捐贈回台事宜,在館長陳飛龍引薦下拜訪洪家,促成另半數遺作捐贈返台交付國美館典藏。
家屬無私捐贈 台灣美術史瑰寶
據北美館赴美選件團隊粗估,家屬原自估300多件,但藏品數量應更多,團隊實際翻閱約700件,最後考量作品的藝術性、多樣性、完整性,總共挑選了逾140件與7本速寫本,其中3本是洪瑞麟在礦場隨礦工坐台車入坑所繪,後來洪鈞雄再加贈8張洪瑞麟風景類作品,最後總計捐贈143件作品與7本速寫本,其中速寫本內計有328張畫作;所有作品於2020年4月底通過北美館典藏審議作業,正式成為北美館典藏品。
若說洪瑞麟作品歸鄉,是重建台灣美術史最重要的畫家個人捐贈,「掘光而行」展絕對是滿載瑰寶出坑的喜事,也是2022年最值得期待的第1檔必看大展!
其實早在1987年,北美館就曾展出「洪瑞麟的藝術世界──礦工與裸女」,時任職北美館展覽組的白雪蘭因展覽與洪家結緣,2020年的捐贈,即由後來專職藝術史學者的白雪蘭率北美館團隊赴美選件,並擔任此次大展策展人。
〈臥像〉,1934,油彩、畫布,80×60.5 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北美館及洪鈞雄提供。)
畫作口述影音並陳 畫家最完整大展
白雪蘭回憶對洪瑞麟最大的印象,就是寬厚有修養,「他的思想很崇高,非常關懷基層。」白雪蘭說,洪瑞麟受梵谷的影響很深,為人真誠,畫畫也是因為想畫而畫,從不為賣畫而畫。這也是為什麼自1988年起,洪瑞麟的畫價水漲船高甚至1996年創拍賣最高價後,帶到美國自藏的近千件作品,還能留到現在捐贈返台給國家。
白雪蘭歸納此次大展特色,除以捐贈作品為主要內容策展,加上借件,匯集了從最早期到晚年最後期的作品,堪稱歷來最完整的洪瑞麟大展;更難得的是洪瑞麟生前親自口述的影音資料,可聽到許多優雅的台灣話;畫作與相關文獻的搭配,使洪瑞麟的藝術輪廓更為完整;再加上策展團隊親自走訪洪瑞麟出生地大稻埕與瑞芳礦場生涯重地,拜訪耆老、深入探索「礦工畫家」的生命軌跡,更了解洪瑞麟礦工畫藝術背後的人文精神。
在此基礎下,「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共展出350多件原作、速寫、文獻及影音等展品,包括展露其早慧才華的大稻埕時期作品,以及創作中少見之完整描繪礦場情景的大型油畫作品,皆將於此次展覽展出,當中多數作品已逾35年未出現於台灣觀眾面前。展覽將於3月19日揭幕,展期間亦將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活動,邀請民眾重返孕育「礦工畫家」的現場。
大稻埕時期作品〈淡水〉,1929,水彩、紙,56×38.5公分。(私人收藏,圖像由北美館及洪鈞雄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