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小品文篇】 李時雍/Still life

2022/06/03 05:30

◎李時雍◎李時雍

◎李時雍

我記得多年前自己初次投稿「小品文獎」,見刊時的評論語,用了「靜物」形容;當時論者的原意,指的應是作品中某種光影凝滯的氛圍。但我卻將這個詞一直記了下來。日後也才知道,這種對事物描摹的藝術類性,在法文和英語裡的稱法正好相反:前者「Nature morte」意指「死去的自然」,後者「Still life」又可理解為「依然存活著」。

小品文以文長尺度做文類之名,原為散文的一支,但隨著寫作拓展,又可見它與散文詩或極短篇於語言、技藝上相互引用。但不管所稱如何,其尺幅所承載的經驗內容,彷彿一瞬之光影,既已逝去、又得以在文字之後,餘有光暈般地存在著,總讓我想起「Nature morte」這辯證的圖景。

實則近年榮幸地參與幾屆評審工作,更加感受到這種像單顆鏡頭,顯微切片或晶體一般的文體,更瞬即又多樣,折射著不同年度我們共同存活的脈動。或許是數位時代的液態關係,新疫病生活,情感與社交的安全距離;當然恆常的主題更包括家庭、傷病、成長、生死、衣食等日常。如何得以從紛繁細微的生命經驗中,汲取一幅抵達讀者的圖景?對我來說,在根本上對語言敘事的「文學性」有意識地經營外,更重要的,總是文字中是否透顯屬於創作者獨有的觀看方式。

約翰.伯格(John Berger)那句「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觀看方式」依然深具啟發,你所描繪出的文本風景,總已揭示了屬於你的觀點、語氣、遠近、生命的風格,並藉由文字,形成與讀者相互抵達的歧徑。小品文就是這樣的一次性瞬間,在有限的景框內,構圖出寫作者對於經驗內容的詮釋路徑,或許也將因你敏銳的注視,令閱讀、觀看之路(Ways of Seeing)有其無限組合。

我想起近年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多有這樣的特質,栩栩〈陰翳禮讚〉(2020)與陳彥誌〈逝水〉(2021)同在疫病年代,重新藉醫者之眼看向生之翳影;小冰〈鏽城〉(2020)從傷病出發,卻寫受鏽蝕創傷的城市空間;賴俊儒〈Ctrl + F〉(2020)以索尋數位足跡的快捷鍵為題,又以「control」談兩代關係;萬盈穗〈晚餐〉(2021)則以極詩意的語言勾勒晚餐桌上的拘限與自由。他們傳遞出一種獨特的觀看,在圖景中,逝去的記憶有了敘事者引流,而那些仿若靜謐的光影,因書寫又栩栩如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