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林盈翔/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2022/08/22 05:30

圖◎吳怡欣

◎林盈翔 圖◎吳怡欣

在店面的最深處、廚房旁,在電料、雜物及父親各式奇怪的收藏品間,盤出了一張書桌的空間。書本散放、筆電擺開,駝著頸椎,便有種端坐鳥巢的安穩。每當父親笑臉盈盈地向客人介紹:「這我兒子,讀博士,在大學教書,現在要回來接班。」我總是分不清,父親是驕傲、開心,或也只是個堪用的開場話題。但聽到熟悉的對白,總會禮貌性地抬頭衝著客人微笑,隨即迅速、確實地將頭埋回巢裡,躲避客人眼光的狙擊。是的,我念了博士,服役後也十分順利地轉職為流浪教師,一、二、三「在大學教書」,四、五、六「回來接班」。

父親在板橋以電器為業,每天上午九點準時開店、上班,晚上九點收店、打烊。四十年來,如日月之逡巡,至今未有懈怠。每日早晚鐵門捲動時的噪音,到某個位置總是特別大聲,磅的一響,仿若旱雷,也如是堅持了數十年,鐵門似乎也共同見證了那一整個世代的美好與價值。父母一輩的成功故事,是雲林孩子到台北打拚,習得一技之長後,盤下一間店面,生兒育女、落地生根。但故事後半往往分歧頗多,有的安穩度日,有的運氣不好可能就此隱沒,與親友斷了消息。我家的狀況是,二十年前母親決定退休,十年前最後一名師父自立門戶,往後的漫長時光裡,父親一人獨守店面。但其作息絲毫未變,仍是朝九晚九,店門一開、屁股一坐,大有萬夫莫開的氣勢。

父親算是較早開店的一批,據聞在業界是號人物,渾號「左手」。早期專做「武市」、批發生意,在90年前後有段好日子。最火熱時,電扇一車一車出,房子一間一間買。有時父親話匣子開了,會略帶昂揚地分享當時的情境,而不論是哪個記憶片段,結尾都會是相同的慨歎:「彼陣錢真正好趁……」但隨著賣場、網路興起,頗有夕陽產業的態勢,近幾年只剩「文市」、門市生意。畢竟在地四十年,老街坊總還是捧場。

求學時負笈在外,偶到店裡,會上前幫手。但父親總是堅持自己來,他用低緩而濕潤的台語,定定地說:「這是我的工課,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但如今既要接班,總是要跟著做。之前賣出大家電,會請點工幫忙,現在就是三十出頭的「少年的」上陣。洗衣機比較輕,一個人就能揹上樓。將腰牢牢靠在洗衣機底部重心處,兩手抓緊束帶盡量向上延伸,只要一個起身,就能將洗衣機由貨車上拔起。但搬運過程中絕不能卸下機子,洗衣機一旦落地,高度對不上,腰靠不到重心,一個人就揹不起來了。

冰箱通常要二到三人才能搬運。有時冰箱大台一點,還要拆門,簡單一點是拆房門,再不行連冰箱門都要卸下。這也表示紙箱已拆除,搬運過程中要很小心不能刮傷。我們常常會用手扶住邊邊,寧願先壓到肉,痛一下就沒事了,若冰箱刮傷、客人要求退貨,那才真是「肉疼」。印象最深的一次,送貨到樹林,一幢獨棟的透天厝。房子挑高、大氣,但樓梯卻很小,還是旋轉式的。客人廚房在二樓,當時連屋主、屋主的兄弟、屋主的連襟,加上我與父親,一共五人,搬到渾身大汗。卸掉兩扇冰箱門後,整台冰箱幾乎是垂直起降地在樓梯寸步挪移。一行五人,手忙腳亂地折騰了兩小時。但不可思議的是,倉促成軍之下溝通協調卻異常順暢,每個人都只能顧到一小角,但互相配合、彼此下指令的過程居然毫無扞格。好不容易上了二樓,冰箱的側邊仍是刮傷,而且看來頗為嚴重。面有難色地跟屋主報告,對方揮汗笑著說:「沒關係,能上來就好!」啊,這就是「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嗎?要培養同袍之情、團隊默契,就來組隊搬冰箱吧。

當時也趁著學校暑假,報了證照班,應考丙級冷凍空調裝修執照。我完全是門外漢,初次上機時,三用電表不會用,老師對著全班大喊:「夭壽喔,這次有個連電表都不會的啦。」當時也只能乾笑。夏日冷氣生意忙碌,出操一整天後再到補習班練三個小時,往往十一點多才能回到五股租屋處,梳洗畢直接躺平。眼睛闔上後總有股不可思議的搖晃感,床板仿若小舟,耳邊依稀聽見的,分不清是卡車駛過的震動,抑或是海浪拍打船舷。而證照考過的那天,父親興高采烈地在所有可能的社群媒體分享訊息,反應遠比我考上博士時還要激烈、開心。更早以前,有次聚會的場合,母親開始計算將店舖出租給中醫診所或便利商店,會有多輕鬆、多划算,在場親友莫不點頭稱是、謂其合理。父親頭也不抬:「你不要想動我的店。」讓話題瞬間凍結。

《三國志》記載劉備託孤時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前讀這段,只覺劉備權謀。因為考諸史傳記載,在前一年,劉備已先召李嚴為尚書令,位同丞相,並讓他統領內外軍權,留鎮永安。劉備畢竟是梟雄,早已規畫好劉禪的接班藍圖,諸葛亮掌政權於內輔佐,李嚴握軍權在外牽制。在這種情況下,「君可自取」一語,怎麼讀都有股請君入甕的狡詐氣味。但跟在父親身旁,心境逐漸變化,方有略略讀懂劉備話語中的曲折與拉扯。劉備做為父親,愛他的兒子、為他謀畫最好的一切,這是真情。但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有半壁江山,劉備希望他的事業可以延續下去,亦是真心。所以兒子能接棒最好,可若阿斗扶不起,劉備又怎忍心見宗廟隳頹?雖只是一牀小店,但也是父親一生的心血,他不只一次對我說:「好好的店,毋甘伊拍損去。」「足毋甘。」

但我扶不起。

生意場,即便稱兄道弟,也還是將本求利;校園裡,再怎麼大小聲,總還是讀書人。我喜歡學校的氛圍,也甘心朽老於故紙堆中,在店裡工作的時間愈長,就愈覺不適應。幾次與父親談起此事,他總幽幽地說:「在你。」讓我不知如何面對父親的殷切與落寞。陪著我父上下班的日子,持續了兩年,最末以謀得正式教職告終。於是我滿懷愧疚地離開了那曾經的戰場,留我父一人繼續堅守。年近七旬的父親生活作息依舊絲毫未變,仍是日升月恆,朝九晚九,開店關店。每每從門外向內望,父親總是孤身坐在熟悉的位置上,身影仿若松柏盤根,輪廓有種說不上來的堅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