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原作?複製?傻傻分不清楚?-認識雕塑翻鑄權

2007/09/17 06:0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很多人會問,這次來台展出的作品是羅丹的「原作」嗎?如果回答「不是」,恐怕會陷入一種「複製品」的評價危機。但若回答「是」,更是有違真相。

其實雕塑品與攝影作品一樣,都存在著「再製」的尷尬情形,攝影作品可透過底片或數位檔案不斷沖印;雕塑品則可透過翻鑄技術製作出一模一樣的作品。

這次在台灣展出的羅丹銅雕作品,據策展人施力仁表示,都是在羅丹時代為羅丹作品鑄模的原鑄造場,以原模翻鑄。

它的翻鑄權來自羅丹美術館,Artco基金會於1998年取得這32件作品的翻鑄權,但限制每件作品只能翻鑄25件,所以,在每件作品底部,參觀者都可看到序號。

此外,羅丹在世時的雕塑作品多半以真人比例呈現,但後來也不乏大、中、小等不同大小的鑄模,〈吻〉這件作品,除真人大小的雕塑之外,還有中型及小型的複製品,此次來台展出的,就包括中、小型的。

至於在羅丹時代,他的作品並未有列編號的習慣,所以有很多一、兩百年前的早期雕塑品,反而是看不到編號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