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宇文正/浮生夢

2023/03/08 05:30

圖◎吳怡欣

◎宇文正 圖◎吳怡欣

升大二那年夏天,我從哲學系轉入中文系,換了宿舍,同寢室四個人都是轉系生。有一晚宿舍有人來敲門,是三個中文系的學姊,楊明、楊豫馨、朱我芯,她們來看我,告訴我若有事可以找她們幫忙。我們就在寢室門口聊天,怕打擾室友,我甚至沒有請她們進去坐。那是個有蛙鳴的夏夜,其中一位學姊特別問了我一句:「妳是眷村的嗎?」我很驚訝:「是啊!」她說:「嗅得到眷村的味道。」我不記得是哪一位說的,那時我分不太清楚誰是誰,也絕對想不到眼前三位個子相差不多、長相清秀、氣質頗接近的學姊,未來將分別成為知名作家、優秀出版人,以及令人敬重的學者──然而英年早逝。

我沒有什麼事好麻煩學姊的,我在中文系如魚得水,大量閱讀,也開始了寫作的探索,這是我注定要讀的科系。四個女生站在宿舍門口閒聊的畫面,是在我大學畢業兩年多以後被喚起。那時我在《中國時報》文化新聞中心,有一晚到班時,〈人間副刊〉的同事劉洪順大老遠喊我的名字,說:「有一個人妳可能認識喔。」他們並肩走來,啊,我認得,是學姊楊明,那時她已出版了小說集,在文壇小有名氣了。

那次見面,又隔了一些年,我出國念書、回國、結婚、生子,出書、重回職場、來到聯副,人生快速地轉動,再見到楊明,我們自然而然地從點頭之交,變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見面吃飯的朋友。情勢翻轉,我釘在聯副多年,反而楊明成了漂泊的遊子,她離開《中央日報》以後,去大陸攻讀博士,輾轉在四川、浙江、香港、福建教書,見面常常得跟我更新近況。兩人談工作,談寫作,談文壇八卦,都是已婚女子,我們幾乎不曾談過感情事。直到這個夏天,她專注對我訴說生命裡的這個「浮生夢」。

這是愛情故事嗎?好像也不算。楊明大學畢業之後,有一段時間,對未來感到困惑,接下來就這樣子過下去嗎?她總是如此問自己。她的一位鄰居姊姊隨夫婿在美,那裡生活寂寞,不斷鼓吹楊明也到美國去。於是對前途茫然的楊明,開始去南陽街補習托福。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只是覺得這就成了一個比較具體的計畫。」她說南陽街上有許多唱片行,下了課走在騎樓上,經常聽到〈浮生夢〉這首歌:

「暮色中回首來時路,歷經了多少歡笑憂傷/看破了多少愛恨癡狂,總想把所有時光心中留藏//如今歲月寫下最後一頁滄桑,浮生猶似夢一埸/夢一埸 夢一埸/無限思量徒留悵惘/難忘記揮別時離人淚千行/盼重逢又怕見青絲染秋霜/能不能啊今生盟約來世還償,且拋下紅塵萬丈//恩恩怨怨盡付風中/盡付風中 遺忘 遺忘」

〈浮生夢〉是電視劇《京華煙雲》片尾曲(1988),李泰祥作曲,史習蘭作詞,李建復、潘越雲對唱,歌詞典雅,很優美的一首歌。

「那時候雖然很年輕,聽著聽著,卻覺得滄桑。有句歌詞:『盼重逢又怕見青絲染秋霜』,聽著忽然就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了。」是啊,我們以前總覺得離開學校就不年輕了,以為三十歲就老了。

楊明那時情感在難以言說的低潮狀態。身邊有一個要好的男性朋友,她不覺得跟對方是男女朋友,卻有種情感的依賴。想去哪,希望有個人陪伴時,他就會陪她去。「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我沒有考慮跟他成為男女朋友。可是等到有一天,他真的交了女朋友,我發現自己不能再隨意找他了,而他也不可能這樣配合我了,我卻開始感到失落……」

那是一種「類失戀」的情感吧。這時候,朱我芯幫楊明介紹男朋友,是她男友的成大學弟。「不曉得我是不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對待他的心情就是不恰當的。就好像有人說,度過失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開始下一段戀情,但這樣的開始,原就是錯誤的吧。」

這男孩在當兵,兩人不常見面,主要是通信。「總覺得信裡面的他,跟現實中的他,好像是兩個個體。」直到男孩服完兵役,開始要找工作,楊明這才猛地發現,她希望對方的工作不要離她太近!

男孩來到台北,一邊工作,一邊也開始補托福。楊明考了幾次托福,成績都平平,五百多分,未曾往上突破。其實她的內心,根本沒有去美國的欲望。反而那男孩念得認真,他是計畫兩人一起出國的。「我發現我們對於彼此關係的認知有落差,我想我應該告訴他,以免誤會變得更深。」她告訴男孩,是不是可以維持朋友的關係,而不把對方放在自己的計畫裡?「也許我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感受,讓他覺得不夠委婉,讓他自尊受損。但我認為太委婉,造成誤會也不好。總而言之,我們就變成了連朋友都沒辦法做了。」

楊明打消了出國的念頭,也跟男孩完全斷了。

我問楊明:「妳所憧憬的是什麼樣的愛情?」我想到前一位「依賴」的朋友,這一位只想通信,不想列入人生計畫的朋友,楊明都及時劃清界線了。

「我年輕時,不知道到底要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或者說,選擇一個什麼樣的感情。有過好幾次的經驗,都是跟對方在一塊之後沒多久,我自己覺得其實我們不合適,但是對方覺得很好啊。即便遇到了似乎『合適』的人,我可能還是不懂得怎麼相處。」

楊明說,曾有一個短暫交往過的男孩,沒有正式分手,就不了了之了。但她始終記得他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他說剛認識我的時候會覺得我很溫柔,但其實我是一個一點都不懂得體貼別人的人。他說很多人會把溫柔當成體貼,但是他從我身上看到,溫柔是一回事,體貼是另一回事。」

「也許因為妳一直是被寵愛的,不只是在家庭,在男女的交往裡也一樣?」

楊明搖搖頭:「我不曉得。」我也不曉得,我們女生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平等狀態,不會特別覺得誰要體貼誰,楊明確實非常溫柔,對我來說,在這年頭已經是莫大的美德了。不過,這個男生為什麼短暫交往就能得出這種結論?

楊明說,「對呀,我就問他,怎樣叫體貼?他當時講了一件事。有一天晚上,我那時候在報社工作,下班去找他。我還沒吃晚飯,他那裡有一盒水餃,他說,那妳吃吧,我就把水餃吃光了。他告訴我這件事,他覺得,妳怎麼沒有留給我呢?他說,當妳看到有一盒水餃的時候,妳不會想,對方是不是也還沒吃飯?我很委屈,是他自己要我吃的啊。他說就是有些類似這樣的事情,顯示我不懂得體貼。」我大笑出聲,「原來是為了一盒水餃啊。」這男生也太玻璃心,再去買一盒水餃不就好了嗎?我們這種神經大條的女生啊。

「無論如何,在他之前並沒有人明白地這樣子告訴我,他講的時候我有點訝異。但我也開始思考關於體貼這件事。我覺得如果我的人生當中有一個轉折,讓我學到了一些體貼的話,我想是開『蝴蝶養貓』的時候。要主持一家店,就要考量得多一點,要顧慮顧客的心情,那真的讓我成長很多。」

又幾年後,楊明在一位朋友的公司裡遇到了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人。「當朋友幫我介紹對方的名字叫史習蘭時,我立刻很驚訝地說,『妳就是〈浮生夢〉的作詞者!』對方也很驚奇,她說大部分的人都只記得歌是誰唱的……」我說:「李建復跟潘越雲!」「對,但這首歌我竟然記得作詞者,因為對其中幾句歌詞印象特別深,所以就記住了。」

這次因緣之後,她們三人有時也一塊吃飯。史習蘭給楊明的感覺開朗又風雅。那段時間很流行喝桔茶。史習蘭說,她知道有一個地方,可以現摘這種小金桔。她想要一起去摘金桔,自己來煮,坐在有陽光的庭院裡喝。楊明聽得神往,說,好好好,我們來約。

那「庭院裡的桔茶會」,來不及實現。有一天,朋友告訴楊明,史習蘭生病了。隔一陣子。楊明又去問,史習蘭在哪裡?朋友說在家養病。楊明想去探望,被婉拒了。史習蘭拒絕所有的人去看她。「我想她的病情可能已經有點嚴重了,可是她不想讓大家知道,或者她寧願大家記得她沒有生病時的樣子吧。等我再問起時,她已經離世了。」

那時楊明在《中央日報》工作。史習蘭驟逝,令她又想起了〈浮生夢〉,以及那些從補習班走出來的夜晚。「我其實知道自己聲稱『準備到美國去』這件事根本是不切實際的,對我而言真正有意義的,反而是我從補習班下課之後去搭公車回家的那段路。」

又過了很多年。

某次楊明回台中,當年那個男孩的信放在老家。他們已經沒有任何聯繫,信一直擱在房間抽屜裡。打開抽屜看著那些信,楊明忽然決定把它們燒了吧。但是燒信之前,她忍不住一封封展開來看。讀信,也是讀那一段對未來茫然無措的青春吧。「我意外發現他在信裡常常跟我討論飲食,可是在那個階段,我是一個對飲食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人。對於大學剛畢業,那麼年輕的我來說,生活裡有太多的事情都比吃東西有趣得多。我對『吃東西』感到有興趣,是步入中年以後的事。看到他寫了這些時,有點意外,他是學工業設計的人。我想可能跟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吧。」

我問:「他的文筆好嗎?」

楊明說:「文筆算是好的,而且我當時讀到這些我以前沒有感覺的段落,萌生一個想法:如果我們晚一點認識,說不定會是可以談很多事情的朋友。我這麼想著,然後一邊把那些信慢慢燒了。信燒了沒多久,有一天朱我芯跟我說,那個男孩死了。他後來真的到美國讀書,讀完書之後留在美國工作,而後因病過世了,也是癌症。而我都不知道。」

史習蘭過世,大約是三十來歲,這個男生過世,應該是四十幾歲時。「朱我芯當時跟我說,她聽到這消息時,雖然知道不應該這麼說,可她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是:還好,還好當時你們沒有真的在一起。她說內心是這樣想的,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然而再隔幾年,是我也知道的,朱我芯學姊也過世了。

楊明每每回憶這一串不幸時,腦海中總會想起這首〈浮生夢〉,但是經歷了這些時光,離別,中年後再想起這首歌,對於歌詞卻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尤其是這一句「盼重逢又怕見青絲染秋霜」,「當時年輕,認為多年後重逢,大家都有了白髮,光是想像就令人悲哀,惆悵。而現在覺得那其實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如果能夠白髮相見!」楊明說。

「暮色中回首來時路,歷經了多少歡笑憂傷……」看著楊明,我在心中悠悠吟唱,我們,都有了些許白髮。●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