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國際共製 尤法.皮克《巴赫d小調》以舞蹈轉譯樂曲能量 衛武營獨家演出

2023/05/24 05:30

《巴赫d小調》從樂曲的情感汲取動能,重塑個人在群體中證明存在的方式。(衛武營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今年上半年,國表藝3館分別推出許多震撼人心的國際舞蹈作品,其中,以色列編舞家尤法.皮克(Yuval PICK)的《巴赫d小調》,由衛武營攜手法國國立聖納札爾劇院、德國弗萊堡劇院、法國KLAP馬賽舞蹈之家、法國里昂國立電子音樂創作中心跨國共製,並在法國藝文推廣總署、法國在台協會支持下,將於5月27、28日在衛武營戲劇院獨家演出。

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右)與尤法.皮克在台北與媒體見面。(記者凌美雪攝)

已來過台灣好幾次的尤法.皮克,此次依舊慎重地為新作親自來台,並與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共同在台北先與媒體見面。對於大家最好奇的如何把巴赫的音樂轉譯成舞蹈,重新詮釋?尤法.皮克說:「巴赫d小調樂曲特別之處在於簡單但結構非常特別,讓人聽到能立刻有很多想法,且跨越時空限制和隔閡,無論何時聽都非常當代,尤其是能夠反映人的本質。」

尤法.皮克嘗試藉由重組音樂元素,以各種方式探索感受巴赫的原曲,從樂曲的情感張力汲取動能,舞作編創聚焦身體中軸和移動間的張力,藉由不對稱的姿態和不同路徑的伸展,將身體從垂直性解放,找尋出和他者構成關係的連結,在獨舞、雙人舞和群舞間切換,重塑個人在群體中證明存在的方式。

尤法.皮克解釋,「這齣舞作不是單純順著樂曲的旋律走,而是透過舞蹈去回應與撞擊出火花,這首樂曲不斷循環和前進的部分也被加入創作概念。舞作最開始發展的肢體動作,是單手上舉猶如火炬的姿態,代表著將社會往上提升,並讓人和大自然產生不同連結。」

尤法.皮克6歲開始學習以色列及中東傳統舞蹈,後學習芭蕾與現代舞。1991年加入以色列巴希瓦現代舞團。1999年加入法國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並於2002年成立舞團「The Guests」,2011年8月起擔任法國國立希里爾拉帕普編舞中心總監。尤法.皮克作品企圖展現複雜、多層次的動作及詞彙,也多在作品中強調和挑戰個人和群體之間的關係。

簡文彬指出,很多小提琴家認為,《巴赫d小調第2號無伴奏小提琴組曲》是最偉大小提琴曲目之一,尤法.皮克受此作情感力量啟發,創作出《巴赫d小調》,作品挖掘音樂核心,並透過8名舞者肢體展現,重新編譯舞蹈與絃樂間的對話,如何進一步以嶄新的肢體語言和觀眾對話,令人期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