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文館受贈賴和珍貴文物 盼以複製轉譯傳遞作家精神

2023/05/27 05:30

賴和家屬將原典藏於賴和紀念館的手稿〈豐作〉捐贈予國立台灣文學館(圖為複製品)。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其留下的手稿為台灣文學史珍寶。在賴和129歲冥誕(5月28日)前夕,昨(26)日由賴和長孫、也是賴和紀念館暨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代表,將〈豐作〉等文物捐贈予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化部長史哲(右2)、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林巾力(右1)致贈感謝狀予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左2)及董事長吳潮聰(左1)。 (國立台灣文學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在賴和先生129歲冥誕前夕及1923年因「治警事件」入獄百週年之際,國家能接受賴和基金會捐贈手稿原件,更顯其意義。史哲指出,從賴和獄中所作的日記、詩作,到有感於二林事件蔗農痛苦而寫下的〈豐作〉、寫霧社事件的〈南國哀歌〉,賴和一生有意識地使用台語文寫作,可說是推動台語書寫的重要人物。

台文館表示,近年積極推動的「擬真複製技術」,在文物得以妥善保存的同時,擬真複製品也能持續傳遞作家精神與文字力量。此外,台文館也長期致力於文學轉譯,透過多元媒介向大眾推廣文學家及其作品,近期即有「驟雨」自動摺疊傘、「一桿秤仔」球棒等文創商品,期待大眾透過反覆「閱讀」賴和,感受作家魅力。

賴和(1894-1943)是醫生與作家,曾參與台灣文化協會,並任《臺灣民報》文藝欄編輯,積極推動台灣新文學運動。創作文類以詩、小說為主,題材歌頌自由、平等價值,反對強權壓迫。1994年為紀念賴和百歲冥誕,由民間發起、賴和後人捐款成立賴和文教基金會。1995年進一步成立賴和紀念館,典藏完整的賴和藏書、字畫、手稿及相關文獻資料,是相當具指標性的地方文學館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