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白色恐怖受難者楊國宇 獄中小提琴捐贈人權館

2023/06/11 05:30

楊國宇在捐贈小提琴當天,再次演奏懷念的樂曲。(人權館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1950年,就讀台北成功中學3年級的楊國宇,遭特務在桃園家中誘捕,從書包搜出經典名著《大地》、《戰爭與和平》,誣指他「參加叛亂之組織」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0年,送往綠島新生訓導處;期間,楊國宇被編入康樂隊,為此請家人從台灣寄去一把小提琴,在獄中苦中作樂,直到1960年12月17日獲釋。國家人權博物館日前率隊拜訪現年高齡91歲的楊國宇,楊國宇也將陪伴他度過人生黑暗期的小提琴原件,捐贈人權館典藏。

政治受難者楊國宇(左)將陪伴他度過人生黑暗期的小提琴原件捐贈人權館,由人權館館長洪世芳代表受贈。 (人權館提供)

人權館表示,1950年代關押於綠島的政治犯被編為3個大隊、12個中隊,各分隊彼此間不得來往,受難者前輩們在綠島的生活集中於思想課程及勞動工作,並以各種娛樂排遣漫長的歲月。其中共有3把小提琴彌足珍貴,分別是陳孟和前輩獄中手工製作、送給外甥女的小提琴,以及蘇友鵬、楊國宇託親友從台灣寄去的2把小提琴,每把小提琴都見證當年白恐苦難事蹟。

含冤入獄當年年僅18歲的楊國宇回憶,白恐冤獄使人生跌入谷底,唯一慶幸的是同為難友的新生人才濟濟,有醫師、教師、畫家、舞蹈家,得以彼此切磋交流。當時新生訓導處成立康樂隊,他從那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在豬圈、浴廁的空間勤奮練習,並能公開演奏。

楊國宇將其見證獄中歲月的小提琴捐贈予人權館,期待透過公開展示讓台灣社會更了解白色恐怖的歷史。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於接受捐贈時指出,將妥予保管,並於日後規畫舉辦特展,讓3把小提琴闊別一甲子後重相逢。

由受難者捐贈的人權文物,不論型態、樣式,每件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是受難者前輩們於獄中或獄後生命故事最深刻的證明,而每一個生命故事都映照台灣威權統治時期的歷史傷痕與記憶。人權館期許透過蒐藏、保存文物,並藉由相關的展示研究,還原威權統治時期迫害人權歷史真相,鼓舞年輕世代珍惜得之不易的自由民主人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