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短篇小說篇】 陳雨航/小宇宙可能的魅力
◎陳雨航
◎陳雨航
通常,細讀完一篇參賽的小說時,幾乎已經掌握了小說的大致情節和作者所要呈現的主題,並且感受到作品帶來的波動甚至衝擊(從數百件突圍到僅十五件的決選作品多數具有這種能量)。
短篇小說以相對少的字數承載相對大的資訊,這第一擊甚為重要。其他人們常會提到的,如內容的呈現、人物、文字、形式等等。這所有的元素都是融合而來讓我們理解作品的,分開來談,只是方便進行分析、討論。
情節和主題先突顯出來,我們的閱讀進程就是順著作者安排的結果。過程中若有人物很搶眼,文字風格突出等現象當然是感受得到的,但那並不會改變優先歸結到情節和主題以及思考它們之間是怎樣連結的。邱常婷的〈斑雀雨〉處理在家庭裡的原漢文化衝突,集諸多幻想與步步為謀的行動,情節與人物的調度,充分展現小說家的高明技藝,是一個顯例。
不迷信大敘述,每一個小宇宙都可能展現各自的魅力。
有時,我們會想說會不會看到很具實驗性的作品,但應該很難,因為這裡早已成為競技場而非實驗室。各種社會議題,政治正確與否,一直不缺;表達方式、小說形式推陳出新以至於出現古典形式的作品時都覺得帶點新奇感了。
由於寫作者的對文字的熟練,文字已經馴化到很難挑剔的順暢程度(不是批評,我也是這樣在用),那,會跑出一點新東西來嗎?
在單篇的短篇小說裡,我們當然很難發現像王禎和、七等生所創造出那樣特立的文字風格,但優美的文體會讓人默默念上一段的還是得見,我還存有多年前一篇敘述一位遠來的廟宇修畫師的小說印象就是這樣來的。林楷倫的〈雪卡毒〉固然是深刻呈現了台灣海鮮/漁業的現狀和城鄉的敗壞而出線,但帶有些微粗糙感的文字也頗值得玩味。
超過二十年的台語文書寫風潮,方興未艾,從卡拉OK歌詞式的台語走到部分典雅正式的台語文。去年史聖智的〈陷眠〉,更在中文書寫裡直接探討台語文的失語困境(同時探討的身體不能自主失語是更大的衝擊),用了許多帶羅馬拼音的台語文,我是可以接受。如何讓許多母語非台語的讀者能夠心領神會,不知未來還會有怎樣的書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