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走進北美館「無垠之森」 穿越虛實交界的渾沌時刻

2023/07/04 05:30

章光和〈巫草七味〉,2016,數位輸出,78 x 91 公分。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記者凃盈如攝)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台北市立美術館暑期首檔,自即日起至9月24日於地下樓展出國際聯展「無垠之森」,策展人簡正怡邀請13位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包含泰國知名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錄像藝術大師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章光和、王湘靈、張紋瑄、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李雅諾(Lee Yanor)、林冠名、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曾御欽、王雅慧(1973-2023)、吳季璁,試圖以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典藏品做為基礎,結合攝影、裝置、書寫及複合媒材,深入探索藝術中的「中介/邊緣時刻」,藉由過道、逢魔時刻、薩滿3個主軸意象,引領觀者尋找貫穿時間、空間與文化領域「之間」的過渡地帶,整體展覽存在主義意味濃厚。

北美館「無垠之森」場景照。圖為韓國藝術家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作品〈離別社群〉。(記者凃盈如攝)

本展以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具濃厚存在主義色彩的著作《海邊的卡夫卡》為切入點,帶領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的幽冥空間。策展人融合文學與藝術映射虛實世界曖昧不清的界線,探究放諸社會、文化集體的心理狀態與過渡儀式。

時基媒體藝術是當代藝術領域較為嶄新的概念,其定義普遍引用英國泰特美術館(Tate)典藏修護研究主管皮德.羅倫森(Pip Laurenson)的研究,泛指使用膠捲、錄像、錄音、投影和電腦元素的作品,具備載體、回播器,及播放機制等特性。如果將藝術作品分成平面(2D)和立體(3D),時基媒體藝術則是將時間,也就是「播放長度」視為第4個維度。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