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探索西方的盡頭------北非摩洛哥Morocco

2007/10/08 06:00

摩洛哥的名菜couscous。

撰文‧攝影/李啟端

拉巴特古城的殘垣也有守衛。

摩洛哥是阿拉伯人眼中最西方的土地,「Morocco」的阿拉伯語意就是「西方的最遠處」。在遠古時代,他們征服整個北非時,最後到達摩洛哥沿岸被大西洋所阻,認為是西方的盡頭,稱「Land of the setting sun」或叫「瑪格里布」,意思都是-落日之地、西方的盡頭,其南邊便是廣大的撒哈拉沙漠。

卡薩布蘭加古城的迷人風貌。

阿拉伯人夢土異國風情濃

馬拉喀什廣場市集是感受在地生活的好去處。

摩洛哥算是歐洲、中東與北非三洲的交通要衝,如此地理位置自古便成兵家必爭之地,最早居民是柏柏人,歷經迦太基、腓尼基、羅馬帝國、拜占庭等許多王國統治,16世紀始建王朝,19世紀初被西班牙與法國瓜分,至1956年脫離外來勢力而獨立成為君主立憲國。所以摩國的人種除了原住民柏柏人與阿爾及利亞人佔大多數外,還有非洲黑人和約10萬的猶太人,以及法國人。

7世紀以來摩洛哥一直是阿拉伯人心中嚮往的夢土,對我國人來說它也確是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浪漫國度,這裡有引人入勝的古蹟、有摩登的現代建築、有迷宮般的舊市集、有迷人的沙灘,還有充滿誘惑的沙漠風情。

一般殖民都市最迷人之處,就是新舊市街並存的強烈對比,摩洛哥境內就並存著法式新市街,及稱為麥迪那Medina的阿拉伯式舊市街。麥迪那原是回教徒聚居的城塞,如今也指迷宮般的舊市集,裡頭賣的不管是穿的、用的、吃的、玩的,可全都充滿阿拉伯風味,有人說在摩洛哥的舊市集裡走上一天也不厭倦呢!

摩洛哥其實還有許許多多值得一探的景觀、人文,等你去探索,如馬拉喀什郊區柏柏騎兵之夜的馬術表演;另外有人想進入撒哈拉看沙漠日出,也可由摩洛哥的艾爾佛出發,往阿爾吉利亞邊界走就是了!

卡薩布蘭加 白色城堡多風情

因拍攝《北非諜影》而聲名大噪的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是個度假城市,也是國際機場所在,雖非首都卻是摩國最大都市,也是非洲國際都市之一,在北非排名第3,僅次於開羅和亞歷山大,人口有500多萬。由於瀕臨大西洋,中世紀後即成為北非第一大港。

「Casablanca」西班牙語意指「白宮」,因為城裡的建築多為白色。全為白色大理石砌的哈山2世清真寺,宏偉壯觀充滿皇庭氣派,是世界上第3大清真寺。矗立在大西洋岸邊,遠望有如一座海上堡壘。如今摩國獨立後第2任君主哈山2世已於1999年去世,由其長子繼位是為穆罕默德6世。

最醒目的就是附屬於清真寺的寺塔,塔高200公尺,是卡市最高建築。塔身米黃與墨綠相間、雕繪得精緻典雅,亭亭拔地而起、聳立藍天帷幕之前。黃昏時分,清真寺廣場上人山人海,由此可遙望此城的邁阿密海灘和燈塔。

摩洛哥幾乎每座大城內都有清真寺也都有皇宮,卡薩布蘭加可說是摩洛哥的門戶,城內的達艾思沙倫皇宮,近似現代的總統府,宮前的紅底綠星旗即摩洛哥國旗。

拉巴特歷史與文化共賞

由卡市到拉巴特(Rabat)有90餘公里路,開車約需1個半小時。拉巴特是現今摩洛哥首都,費斯是第一王朝開國首都,馬拉喀什和麥肯尼斯也都先後為摩國都城,並稱四大皇城。

拉巴特是座具有歷史文化遺產的行政都市,人口150多萬。著名的紀念性建築哈山塔與穆罕默德5世陵,並立在此城內的Bou-Regrey河左岸。穆罕默德5世就是哈山國王的父親、摩國的國父,陵寢前後大門各有2位騎士衛兵舉旗守衛。

44公尺高的哈山塔,是1195年阿爾默哈德王朝期間,拉巴特城的創建者Mansour所建,當時他企圖造一座回教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四周有16個門。然而這項浩大工程尚未完成,就在15世紀毀於一次大地震,奇怪的是哈山塔却完整無缺。今日所見周遭數不清的玫瑰色石柱、安達魯西亞式的頹牆,便是被震垮的清真寺遺跡。

沿米纳拉大道走,在終點處可見一被大片橄欖樹包圍的花園-米纳拉花園Jardin menara。園中大水池與池邊造型古典雅致的涼亭十分迷人。它是12世紀造來蓄水灌溉用的水池,池水的來源是由亞特拉斯山拉水管引進的,亭子則是後來的國王建來休閒賞景用的。

此城北部是一大片椰棗林,約15萬棵,種了18公里長。往東走便是古城區,四周有長16公里、高3層樓的厚實城牆,據說12世紀時城堡上有200座高塔,與沿牆種植的椰棗樹相映成趣。中古世紀便存在的蛛網巷道、兩旁古老房舍,是人們最喜歡找尋歲月軌跡的歷史舞台。

馬拉喀什 體驗民俗風情

由卡薩布蘭加到馬拉喀什(Marrakech)每天有2到4班國內線班機,只需40分鐘;火車每天也有3班。搭巴士卻是最好的選擇,可悠哉欣賞沿途景觀-橄欖樹、椰棗樹、仙人掌、田裡採收作物的農人、耕耘機與汽車馬車並肩而行,還有載著主人、馱著貨物的毛驢等。馬拉喀應是摩洛哥的4座古皇城中,觀光客最愛的古城,所以遊客特多,市中心就有50家旅館。

馬拉喀什是摩洛哥古帝國第二個朝代的首都,也是南部第一大城,更是撒哈拉的門戶,人口160多萬。它建於11世紀阿爾默哈德王朝,由於當時不斷有異族入侵,便在四周築起磚紅色高牆防禦,新舊區間也以厚牆為隔,全城建築以紅土色為主,所以也稱「紅城」。

若要探索阿拉伯世界的風俗民情,最好就是進入那迷宮般的麥迪那。馬拉喀什舊市區裡最醒目的就是阿爾默哈德於1153年蓋的庫圖比亞Koutobia清真寺,佔地5400平方公尺,擁有17個禮拜堂。完成於1190年的寺塔高57公尺,整體看就是座優美的藝術品,如今已成為馬市市標。

皇室35座皇宮唯一對外開放的宮殿巴希亞也在舊市區內。此一綠洲城市沒什麼高的建築,所以市區任何角落都可見到海拔3800公尺、積雪的亞特拉斯山,與就在身邊酷熱的撒哈拉形成有趣的對比。

賣藝人舞台 馬拉喀什市集

其實最能展現摩洛哥古城風貌的,就是馬拉喀什的中央市集廣場Jemaafina,佔地15.000平方公尺,是此城唯一的開放空間,也是賣藝人的活舞台。

這裡每天人山人海,尤其在太陽下山、人們下班收工後,碰上禮拜天就更熱鬧擁擠了!吃吃小攤、看看雜耍、買買所需。相信到過摩洛哥的人都不會錯過這片廣場,只有在這座頗具東方色彩及獨特風格的傳統市集裡,可以嗅到屬於一千零一夜的氣息!

首先廣場上那一大落的飲食攤,像把全摩洛哥的鄉土名吃都集合了!其他琳瑯滿目的賣藝攤,更是看得人眼花撩亂,逛一個下午也看不全:賣膏藥的、算命的、拔牙補牙的、說書耍猴的、吹蛇弄蛇的。

說到那弄蛇人,把那些有劇毒的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玩弄在手掌心不算,還硬是往自己鼻孔嘴巴裡塞進拉出、又弄又舔的好不嚇人!還有一些較斯文的民族樂師、舞師的藝術表演、漢娜彩繪紋身等。但最吸引人的還是那戴著花斗笠、穿著傳統紅袍、全身上下掛滿茶碗、手上搖著鈴鐺滿場跑的賣水人了!

雖說這是摩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廣場,但外來客捕捉鏡頭卻是要付費的,即使是小錢,造成很大的不便,除非你事先準備好許多銅板來應付。

摩洛哥名菜 享受絕佳美食

一般摩洛哥百姓雖然生活水平不高,小學老師平均月入約400美元。但摩洛哥人很重視飲食,是天生的烹飪家,原因是殖民時期受法國影響,對食物的品味堪稱一流。最著名的鄉土名菜就是couscous,它是由一種叫pasta的粒狀粟米墊底,上面加上雞、牛或羊之一種肉類(回教國家不吃豬肉)及紅蘿蔔、馬鈴薯、蕃茄、高麗菜、青豆等蔬菜一起燉熬,可想味道有多甜美可口了!既是風味菜又可當主食,點上一份就夠了。

另一種叫塔珍(Tajine)的名菜也是將牛、羊或雞肉與蔬菜混在一起燉爛了佐麵包吃。還有一種叫磚盒子的油炸食品,有點像荷包蛋也像韭菜盒,但裡頭包的是馬鈴薯,吃起來挺香。不管任何食物,在這裡香料也少不了,茶與咖啡也是摩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

走進風味餐廳,就算是帳篷,裝潢佈置都充滿異國風味,連服務生的穿著也阿拉伯味十足。尤其是端盤技術,北非人喜歡用銅器和陶瓷盛食物,couscous就是裝在一種有尖蓋的圓錐形大陶缽裡,別小看這陶缽,未盛食物前就夠重,裝了熱騰騰的食物,他們還一手一個高舉在頭上體態優雅的端過來呢!

旅遊資訊

◆航班:可由菲律賓馬尼拉轉機經德國法蘭克福再轉非洲,或由埃及開羅轉,也可由法國巴黎等歐洲主要城市轉機。

◆時差:摩洛哥比台灣慢9小時

◆匯率:以Dirham為單位,簡稱 D.H,1美元約9.5D.H

◆簽證:台灣可到當地後再辦團體落地簽,個人可託旅行社至香港辦理法國、西班牙或葡萄牙簽證即可,是通用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