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王希捷/我記得的庸.佛瑟二三事 - 2之1

2023/10/18 05:30

2006年8月23日,王希捷到挪威採訪庸.佛瑟。「庸.佛瑟」是最貼近Jon Fosse挪威語發音的音譯。庸發一聲,佛發四聲,瑟輕發三聲。

編輯室報告:

2023年剛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挪威作家庸.佛瑟(Jon Fosse,1959-)。台灣電影導演王希捷曾於求學期間執導佛瑟劇作《沙發上的女孩》,並於2006年至挪威採訪這位難得受訪的作家。本刊邀請專研佛瑟劇作的王希捷,回憶這段珍貴往事,並向讀者介紹佛瑟劇作特色,今、明兩日刊出。

庸.佛瑟劇作《沙發上的女孩》,王希捷導演,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廳,2004。

★★★

文.圖片提供◎王希捷

2006年8月23日,佛瑟與我相約在中午,我的旅館門口見面。12點,佛瑟手中拿著地圖準時出現,從他位於挪威西岸第一大城卑爾根(Bergen)市郊家中,徒步一個多小時而來。接著我們前往卑爾根港口北面的布里根區(Bryggen)、漢薩博物館(Hanseatic Museum)旁的咖啡館坐下訪談。歷經四頁採訪大綱、六小時的馬拉松式對談後,我感覺自己腦中所有英文詞彙都已用盡,正擔心耽擱他太多時間,他卻提議搭纜車上佛洛伊恩山(Mt. Fløyen),帶我從山頂上眺望挪威第一大港,看一看哈當厄峽灣(Hardanger Fjord)及卑爾根勞工階層聚集的河左岸。下山沿途,佛瑟繼續導覽城市歷史、他的母校卑爾根大學、推薦他喜歡的書店、主要公車站位置和峽灣觀光船的停泊售票處等等。最後,我們回到港口邊,邊吃鱈魚甜蝦邊喝啤酒,一路暢聊到晚上10點天色漸黑。這一天的收穫超乎我預期的豐盛,他誠摯且盡己所能地款待一位遠道而來的年輕小友,平等而慎重地對待每一個當下,讓當時還在讀書的我感覺自己很重要,最後我們在公車站互相擁抱道別時,我像跟認識許久的摯友分開般不捨。除此之外,佛瑟還主動幫我聯繫好卑爾根大學比較文學系的教授Lars Saetre、他在奧斯陸的同事Cecilia Ölveczky和友人Tove Bakke,以及挪威最早也最多次執導他劇本的劇場導演Kai Johnson,鼓勵我若有空去找他們聊聊。

他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我快速聚焦理解他的空間和時間是什麼;屬於挪威的特色、文學與他的生活是什麼;與他相識多年的客觀眼光是什麼;他喜歡的作家有誰。雖然他訪談中曾說,好的作品不是必然聯繫歷史作品或作者生平,但他還是努力幫一個年輕學者設想可能需要的客觀資訊。

卑爾根夏日晚間9點,從王希捷當時住的山坡公寓往外所見。

佛瑟作品底色:西挪威荒涼峽灣地景和心理文學傳統

布里根區有14到16世紀,卑爾根最流行的彩色狹長型木屋建築景觀,風格深受德國影響,其中建於1702年的漢薩博物館則是這座城市最老的一棟建築。當時歐洲各國對鱈魚有大量需求,而卑爾根是北海鱈魚業的集散港口,許多漢薩同盟都市來的商人在此大量採購鱈魚,曬乾後運到各地出售,所以博物館也曾是挪威16世紀以來德國商人為主做生意使用的驛站、住處、倉庫和辦公室。而在博物館後方、佛瑟選擇受訪的咖啡小酒館,建於1796年,早年是布爾喬亞人文薈萃之地,現在仍常舉辦藝文活動,並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佛瑟強烈建議我搭船體驗的哈當厄峽灣,以及公車前往約四小時的斯傳德邦(Strandebarm),是佛瑟長大的小鎮。在那兒,你能理解佛瑟劇本裡不斷出現的地景、氛圍、象徵物,甚至北歐作家抑鬱狂躁的病態傳統從何而來:峽灣旁人煙疏落的房子與小船、個人面對廣袤大自然而產生的遺世孤獨感與畏懼心、節制而界限清晰的人際關係;預示親人分離的海洋與公車站;下不停的雨,混合冬天平均日照只有六小時的幽暗天色與漫長的寂靜,都交織出佛瑟作品的底色。從地理環境的影響來看,挪威西部的荒涼地貌承載了佛瑟的每一部作品,疏離空曠的情感不僅表現於外,更體現在其創造的角色內心。由此也更反襯出,佛瑟每個劇本都會出現的,以「停頓」和「沉默」來表達角色無法說出口、對溫暖和愛的冀求。

即使佛瑟不喜歡談論自己的作品,但創作血液中流淌著日常內心獨白、意識流技巧和存在主義的淵源,應該仍可從他自小一直喜歡,至今仍覺得偉大的挪威作家對文學抱持的立場中窺見,特別是19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小說家:克努特.哈姆生(Knut Hamsun,1859-1952)。哈姆生認為,只有「心理文學」才能夠將現代人的理智、思維的多重性和複雜演繹出來,並把當代生活的非理性表現清楚。作家應該捕捉人們非線性的官能反應和無意識的思考活動現象,還要寫現代人與眾不同的心理特質,表現他們的分裂、混亂、極不和諧的思維,才能把他們腦內無可理喻的活動還原出來。哈姆生提倡的「心理文學」是二十五年之後才風行的「意識流小說」先驅,他的創作手法和觀念,直到20世紀的20年代才被愛爾蘭的喬伊思、法國的普魯斯特、英國的吳爾芙、美國的福克納等人運用到作品中。除此之外的挪威作家,還有塔耶.威薩斯(Tarjei Vesaas,1897-1970),佛瑟1983年的小說處女作《紅,黑》(Raudt, svart)就是以他為靈感而寫;以及詩人烏拉夫.海格(Olav H. Hauge,1908-1994)亦啟發佛瑟的詩和第二本小說。外國作家中,愛爾蘭的貝克特、美國的福克納、還有德語詩人策蘭,都是他的心頭好,最喜歡的劇作家則是俄國的契訶夫。

每個城市都有所謂的河左岸和河右岸,卑爾根亦然,從山頂這面看到的為卑爾根左岸,較屬於勞工階層集中居住的區域。

劇場意外成為佛瑟主題與技巧的最佳載體

佛瑟最早寫小說、散文和詩起家,只是迴響不大,為謀生還做過記者和大學老師。舞台劇原本不是他喜歡的文學表達形式(覺得做作),抗拒多年,後來奈何破產,為了賺錢才開始寫劇本,結果沒想到,最後卻因為戲劇而享譽國際,成為他最為人所知的身分和理解佛瑟作品最佳的窗口。佛瑟常說,他寫作時其實看不見角色,只能聽到聲音,然後他把這個流動過程寫下來,讓情感和情緒相遇。曾有劇評解讀佛瑟的劇作《沙發上的女孩》(Girl on the Sofa,2002),說全劇就是一則獨白,一場意識流的內在獨白,只是這則獨白中有一個觀點。我的解讀是,意識的流動是多層次、又非常個人化的經驗,但劇場能打破文字的時空界限,將不同來源的非線性思緒在空間中以多重畫面同時並置展開,再透過聲音表達節奏並聚焦感情,因此小說和散文中探討自我之主題與意識流技巧,能藉由劇場的空間與時間特性,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表達。而佛瑟就是把意識流從小說和散文的領域帶入劇場、把藝術家對心靈流動的探索,從平面的文字媒介轉化成立體的空間和結構的主要人物。

當記錄儀器關上,佛瑟便展現真實而慷慨的一面

當我去拜訪佛瑟引薦的私交故友,得到了跟我眼中的佛瑟極端相反的形象:挪威劇院的文學顧問Cecilia Ölveczky女士說,佛瑟在國內罕得接受訪問,常有媒體拜託她幫忙邀約,但佛瑟因注重隱私總是婉拒,她理解佛瑟對學生和導演比較願意通融,但我的訪談經歷仍令她驚訝到不可置信,向來恐懼人群的佛瑟能跟人說那麼多話。至於任職挪威文化中心Tove Bakke女士,也表示在她眼中佛瑟除了重視隱私,還是個很害羞,且非常安靜的人。年輕時他們同在一家報社工作,任何一位同事都很難跟佛瑟聊上兩句,同事十年,也從來沒人去過他家。她說佛瑟常常無視眼前的人事物,看書時會一邊很用力地用腳踏地打著某種節拍。然而當別人提醒他這個奇怪忘我的舉動時,他卻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他常徹底沉浸在自己腦中的節奏,所以無論如何她們都難以想像孤僻的佛瑟會花這麼多時間去「處理」一個外國學生導演。我想,佛瑟在訪談中聊到,因為劇場帶來的名氣和尊敬,他開始慢慢接觸人群,亦練習接受名氣與影響力帶來的後續公眾活動,對於到社交場合適應得較為自在了。我猜想,或許他不喜歡無用社交,若他知道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意圖或需求,是他有自信且能力所及時,他會選擇慷慨給予。

佛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外表像個粗獷的維京海盜,說話語速又快又急,有時甚至急到結巴,但認識後卻發現他的細膩溫暖。我們剛碰面開始交談的一個短暫時間,我可以感到一點他剛與陌生人接觸時的不耐煩和防備,其實讓很容易緊張、平時亦有點社恐的我也有點害怕。

而且當攝影機和錄音筆存在時,他的回答是高度自覺和小心謹慎的,訪談中,他數次閃躲對作品的討論或定義,和對私人經驗的迴避,都讓我自動止步不再追問。或許,他害怕他的說法會被誤解或被誤用,而傷害到作品;更不希望他的私人經驗,成為作品閱讀的唯一詮釋。比方佛瑟劇本著名的特質,是他的角色大多是沒有名字的人,「他」、「她」、「男人」、「女人」、「父親」、「母親」、「女兒」、「兒子」,而對話與劇本的舞台指示亦是簡潔到近乎嚴苛。他的文字選擇像是虔誠期望能去掉符號意涵,不被貼上任何社會、政治、宗教的標籤,讓關注回到探討普遍性的感受,聚焦描寫人類最基本的關係中、影響人際之間的力量,以及個人內心對某個狀態的困惑。作家的生命有許多階段,會歷經反思、亦會有新際遇新感悟,立場也會在時間中改變,豐富性不該一言以蔽之,所以佛瑟通常只願意回應他身為作家身分這件事,但其個人觀點或對作品的定義都不願被框限。

當正式訪談結束、記錄儀器關上的那一刻,佛瑟真實而慷慨的一面就上場了。當他放鬆而有共通話題時,我能感受到他對當下交流的專注,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不管對方的身分、年齡、地位、性別或國籍,就是一個人純粹而直接地表達他對事物、生活和藝術的看法。也或許聊天時的我結結巴巴卻很努力表達,且對感興趣之事的熱情,也讓他想起年輕時的自己。總之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時他以非語言所傳遞給我的點滴訊息。(待續)

庸.佛瑟帶領前往卑爾根港口北面的布里根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