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張讓/豬和章魚 - 談人和動物

2023/11/24 05:30

圖◎阿力金吉兒

◎張讓 圖◎阿力金吉兒

1

達賴喇嘛有句話我沒法忘記:「也許有一天我們應該跪下來求動物饒恕。」

佛家忌殺生,因為不忍。我也不忍。可是我的不忍,像許多我的信念,只限於理論。

我愛蔬菜,卻也吃葷,但章魚烏賊除外,因為動物學家發現牠們有相當智慧。

幾年前有部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2020),記述南非攝影師克雷格.佛斯特(Craig Forster)和他家附近海底一隻母章魚的友情,奇特動人。那隻章魚不但對他友善好奇,而且最後竟全然接受他。為了了解她,他深入研究那片海底昆布森林的生態,知道了其中生物間的密切關係,最後覺悟:「整體就像具龐大的腦,主宰裡面的每一生物。」經由她,他學到了關切自身以外的其他生物。當然影響他最深的,是和她幾乎悲喜相連的情誼。她為逃鯊魚追殺失蹤了,他焦急四處尋找。她給鯊魚咬斷了一隻觸手奄奄一息,他掙扎要不要想法救助。有一幕她蜷曲依偎在他胸膛上,他滿懷溫柔不敢動彈,唯恐驚嚇了她──簡直像情人。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不少動物具有智慧,包括大家印象裡好吃懶做整天在屎糞汙穢中打滾的豬。如果貫徹我「不吃智慧生物」的原則,應該也戒吃豬肉才是──其實幾乎已不吃了。

2

美國散文大家懷特有篇散文〈一頭豬之死〉,細述一頭他養的豬死掉的過程。

死了就死了,有什麼好寫呢?雞鴨豬牛一天到晚在死!也許有人會說。

確實,不同在這件事意外地引起了懷特天人交戰,沒法擺脫,於是過不久「帶了懺悔和悼亡的心情」記下來。

不管寫什麼,懷特都能舉重若輕語帶幽默,這篇也不例外,自嘲這番衝突「簡直像鬧劇」。

一開始他就先說明,農家養豬宰殺平常無奇:「春季花開時買豬來養,餵過夏秋,到了寒冬時節宰殺來吃,是古老習俗。許多農場遵循劇本忠實上演這齣悲劇。那屠殺事出蓄意,可算一級謀殺,不過手法熟練快捷,再加上事後的煙燻火腿給了整件事一種儀式性的收場,大家也就難得去質疑應不應該。」

也就是,養豬宰來吃是農家生活的一部分,這是那些豬的命運,有自己一套心安理得的邏輯,農人不需為了殺生而午夜失眠。可是當懷特的豬不照劇本,突然生起病來,事情一下亂了套,他被迫從未來的謀殺犯變成了救那頭豬的人而倉皇失措。更糟的是他失敗了,儘管竭盡全力最後還請了獸醫,那頭不幸的豬在受足折磨以後還是死了,沒能「壽終正寢」死於屠宰人手中。

懷特發現自己從開始的心慌到最後的愧疚,走了一段艱辛的旅程,難以平靜。當他和長工將死豬埋在一棵蘋果樹下,站在沒做記號的墳前,他悲悼的「不是火腿落空,而是死了一頭豬」。那死對懷特的特殊意義,在於牠受苦了。所以他詳細記下,從豬拒吃到所受的苦痛,到他怎麼努力減輕牠的不適等等,只因沒能保護牠免於受罪,而不是對人類吃豬的道德問題興師問罪。

後來他寫了童書《夏綠蒂的網》,主題便在搶救一頭農家的豬──這次救成了,多虧聰明的蜘蛛夏綠蒂仗義幫忙。

3

吳晟《吾鄉印象》是本讓人不安的詩集,從柔美抒情到慘酷現實,充滿了撼人的語句。

輯三「禽獸篇」第一首〈獸魂碑〉寫屠宰場,立即驚心動魄:「吾鄉街仔的前端,有一屠宰場,屠宰場入口處/設一獸魂碑──/碑曰:魂兮!去吧/不要轉來,不要轉來啊/快快各自去尋找/安身託命的所在/不要轉來,不要轉來啊」

緊接:「每逢節日,各地來的屠夫/誠惶誠恐燒香獻禮,擺上祭品/你們姑且收下吧/生而為禽畜,就要接受屠刀/不甘願什麼呢」

最後一節:「不必哀號,不必控訴,也不必/訝異──他們一面屠殺/一面祭拜,一面恐懼你們的冤魂/回來討命;豬狗禽畜啊/魂兮!去吧」

另一首〈豬〉這樣結尾:「安心的生,知足的活吧/吃飽了睡,睡飽了吃/所有的天候,和你們無干/這樣舒適的一生/不是很好嗎」

好一句「不是很好嗎」!

以直言或反諷為豬狗雞牛羊代言,讀來不能不顫慄。

4

《遠離非洲》作者伊薩克.狄尼森在丹麥是個富家小姐,從沒狩獵過,是到了肯亞結婚,在新婚夫婿安排的薩伐旅蜜月上,才學會用槍射殺野生動物,嘗到在廣大草原中狩獵的滋味。從此她愛上了狩獵,也成了一名槍法高明的獵人。她農場附近的馬賽族人牛群遭受獅子侵襲時,便請她去射獅。

一次射獅,她從使用的槍枝談到白人的狩獵美學:獵人是戀人,獵物是愛戀對象,獵殺便是示愛。還引了某長者的比喻來說明:「如果一個人聽了美妙的曲調而不想學會,見了漂亮的女人而不想占有,或看到獵物美麗絕倫的頭而不想射殺──那這人沒有心肝。」──果真男性愛情背後的心理是這樣嗎?

然而狄尼森最愛的,是坐著情人丹尼斯駕的小飛機空中遨遊,尤其是低飛而過,見到地面自在徜徉的美麗動物,感覺:「好似上帝剛剛創造了牠們,而尚未授權亞當給牠們命名。」稍後飛過尼弓山,看見山坡上成群的水牛,冒出了驚人的句子:「就是在這裡,當我還年輕──非得每種非洲動物都射了一隻沒法活的時候──在這裡射了一隻公牛。」

什麼樣的病態導出了「獵殺是示愛」的扭曲美學?

什麼樣的狂熱會給人「非得每種都射一隻」的貪欲?

難道是因《舊約聖經.創世紀》裡,上帝授予人類「主宰海中游魚,空中飛鳥,和地上所有生物」的特權;也就是,對所有動物可以生殺予奪嗎?所以那些帶領了大隊僕從在非洲草原上快意狩獵的歐洲人,竟可以為了毛皮犄角任性殺戮而不覺良心有愧?

儘管不時引用上帝,其實狄尼森是個無神論者,然她從沒質疑白人那種狩獵的道德問題。

後來她對狩獵興趣淡了,轉而喜歡欣賞大自然中行走跑跳的美麗動物。

5

佛家的不安,在於視眾生平等的大慈大悲。

懷特的不安,在於沒能給他的豬無痛苦的結束。

吳晟筆下屠宰人的不安,在於祭拜並非認錯贖罪,而在於賄賂動物免於冤魂索命。

而在非洲狩獵的白人心裡,獵殺野獸只是一種浪漫而且高尚的運動,毋須不安。

至於我呢?

我的不安,在於覺得殺生殘酷卻又不願放棄肉食,只好偽善地選擇性戒食。背後邏輯包括這一條:無論如何人不能不吃,設使有天證實一草一木不但有意識而且有智慧呢?我們不可能就因此絕食,畢竟我們也是大自然的子民,然而……

老實說不願繼續想下去,我太愛蔬菜了。而且在談吃的《裝一瓶鼠尾草香》裡,已經用了〈我吃故我在〉一整章,從所有想得到的角度探討過吃的道德問題,問:「為什麼有些動物就該受寵,有些就該下油鍋上餐桌,甚至慘遭活烹活剮?」

這時無意重彈老調,只能說說因達賴喇嘛一句話帶來的連番聯想。

6

懷特有沒有因為那頭豬死了而戒吃豬肉呢?

想必沒有──我沒責怪的意思,好奇而已。

《我的章魚老師》最後,母章魚盡了產卵天職力竭而死,克雷格.佛斯特悲痛不已。後來成立「海洋改變計畫」,主旨在保護野生環境,尤其是大非洲海洋森林。《我的章魚老師》片裡隨浪搖曳的古老昆布森林,是全世界唯一的巨竹昆布森林,幽深神奇,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奇異生物。這比不吃章魚有意義多了。然仍不免暗想:餐桌上見到烤章魚,他會怎麼反應?

在一個介紹韓國泡菜的節目裡,見到做海鮮泡菜的人說多好吃好吃,笑嘻嘻把活生生的章魚和螃蟹撕開拌到泡菜裡。我驚駭不堪,遮了眼起身走避,對這節目倒盡了胃口。

妹夫小時見父親殺雞嚇壞了,此後拒吃雞肉,連聞到都噁心。

當初聽到他的解釋覺得可笑,因為我們也見過同樣恐怖景象──割了喉的雞滿院子亂跑,可是照樣心安理得吃雞。顯然我們心比較狠,沒他善良。

達賴喇嘛在繪本新書《從心開始》裡回憶幼時,從家鄉到拉薩三個月旅途中,見到許許多多野花(從那時起愛上了野花),成群成群的各種野生鳥獸。現在那些動物少了很多,他感歎因為人類破壞生態,造成很多動物死亡甚至滅絕,因此說:「我們絕不能忘記我們加諸其他生物的苦難。也許有一天我們應該跪下來求動物饒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