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國際藝聞】走進大都會博物館 欣賞19世紀晚期紐約藝術

2024/06/01 05:30

路易斯.蒂芙尼將鵝卵石鑲嵌在彩色玻璃上的裝飾藝術作品。(大都會博物館提供)

文/方一在

紐約有「世界首都」之稱,不僅在政治、經濟、媒體上具有高度影響力,藝術及文化領域中亦是佼佼者。大都會博物館目前正展出一檔「1870-1890年紐約藝術世界」(New York Art Worlds,1870-1890),探討19世紀70和80年代,藝術家在紐約生活的各種經歷,透過50幅繪畫、雕塑、紙上作品及裝飾藝術品,展現19世紀末的創新審美觀念和趨勢。在這個社會經濟快速變化的時代,紐約以充滿活力的世界主義與現代藝術,成為當今的國際文化之都,展期至7月21日。

19世紀末,一群年輕且在歐洲接受過最新教育的藝術家們紛紛在紐約站穩腳跟,他們跨越傳統,追求更廣泛的創作面向,偏好人物繪畫與日常生活場景,這股新創造力被稱為新運動。新運動藝術家在公共生活和工作空間上尋求友誼,也在家中舉辦沙龍。他們進行自我形塑,與志同道合的文化人結盟,並相互交換藝術作品,以證明友誼與共同的藝術價值觀。其中海倫娜(Helena de Kay,1846-1916)在19世紀末的紐約藝術界扮演文化品味領導者的角色,曾特別研究過花卉意象,她的創作替19世紀末的紐約藝文界增色不少。

新運動藝術家另一位成員路易斯.蒂芙尼(Louis C. Tiffany,1848-1933)以彩色玻璃的裝飾藝術作品聞名,設計窗戶、燈具、陶瓷、珠寶、玻璃馬賽克等,也是家族公司裡的第一代設計總監。他的創作具有高度的實驗性與前衛性,並呈現出複雜的美學概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