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神神/棄劇的決心

2024/06/06 05:30

圖◎阿力金吉兒

◎神神 圖◎阿力金吉兒

你打開串流看韓劇,韓劇裡的人物下班揪吃飯時,會具體說出想吃的東西,例如:

等下我們去吃豬皮吧。

等下我們去吃雞爪吧。

等下我們去吃醬蝦吧。

等下我們去吃炒蟹吧。

等下我們去吃小章魚吧。

光是一、兩集就遍覽韓國地方特色下酒菜,好喔,大韓民國美食大外宣;半夜看韓國人在布帳馬車喝燒酒配血腸牛腸豬腸等多重腸類就覺得憤恨;如果此時你是孕婦,就可以叫老公半夜出門去買。

「可是我只有一個人,為什麼我那麼孤單呢?來叫外賣小哥好了!」

被《來自星星的你》洗腦後,你一度喜歡韓式炸雞配啤酒的絕對致癌組合,愈癌愈好吃。你嘗試過自己製作韓式炸雞,但要調的醬料太複雜,索性做糖醋排骨比較簡單;兩者口感差很多,但孤單的人只是想自己手做料理來獲得成就感,不要計較那麼多。

滑手機看到社群裡三姑六婆正在討論《淚之女王》完結篇,你還沒有看這齣劇,好看嗎?

阿姨A:「劇情有夠芭樂、狗血狂灑、人物好弱智。」

阿姨B:「用四倍速看完也不會有遺憾的劇集。」

你問阿珠媽:「為什麼這齣劇那麼難看,可是你還是把它看完?」阿珠媽說:「當然是被金智媛、金秀賢的顏值給拐騙啊!」

「為什麼老公一直打你,你還不逃?」一些受家暴的婦女,會被一些直男癌的路人這樣教訓。該婦女不屑地說:「哼,等你有小孩就知道啦,而且先生打我後,每次都會下跪求我原諒,格外溫柔!」

不合時宜的比喻,大概金秀賢顏值就是那個格外甜頭;而整齣劇就是家暴吧。以生物機制來說,大概就是金秀賢的移動雕像之美重組了觀眾的某些生理平衡(比如多巴胺)來達到爽。總之可以確認的是,阿珠媽的確花了一些生命與時間在一齣快轉棄追也不可惜的劇。

「你為什麼不棄追呢?」

你想到自己的人生。比如死守一個痛苦不堪的職場,死守一段苦不堪言的愛情,總是默默把痛苦累積心底,直到最後一刻忍無可忍,像維蘇威火山爆發,覆滅整座龐貝城,同時也毀傷了自己。你是星座書上說的金牛座擇善固執,相信遠方單行道必定通往「善」的一方,直直向前撞去。

「我相信未來會有轉圜,不會一敗塗地,總會好起來的」──沒有,爛就是爛,開頭爛,結尾也會爛,形成爛的首尾呼應裡應外合。你以為起承轉合的「轉」的部分會像悠揚女聲那樣在聖母教堂餘音繞梁蕩氣迴腸。其實,只是一條沒有洗乾淨的九轉肥腸裡面有大便。

別這樣,維蘇威火山爆發就給它爆,後來也成為觀光旅遊勝地。「你可以離開現場,你是可以逃的。」頭髮甩甩、大步地走開,像歐美個人主義《慾望城市》或《六人行》換伴侶(預設他是跑龍套)像換衣櫃裡的新衣,不必苦守一件黑灰灰喪服。

你布滿淚水從英國影集《馴鹿寶貝》回來。跟騷、強暴、自尊低弱、權勢控制,感謝作者坦白這一切與你人生雷同的經歷,苦不堪言,還是逼自己說出來。像照妖鏡一樣,電波吃對的劇就是這樣心心相映,一追到底,不快轉,不會開多視窗跑去做別的事,你專心跟著作者一起哭到爛。

躲開社群媒體上有關《馴鹿寶貝》的任何評論。「《馴鹿寶貝》是屬於我的!」這是你很愛的劇,你要保護它,像府城小吃只能藏進口袋名單,不能讓死觀光客知道;把它熔為自己的靈與肉,害怕任何評論冒犯到它,像指著自己的鼻子眼睛品頭論足。

詩人顧城說:「我希望自己好看,我不希望別人看我」──你想起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有一集女主夜晚搭船遊覽工廠,工廠外觀錯綜複雜,像是「配線裸露的機器人」,工廠的外表,是卸除所有不需要的東西(外殼),不在乎別人看它美不美,只留實務目的,才形成那個樣子。

(是的,你看韓劇也看日劇,當韓劇「財閥情愛政商勾結窮人苦命」看膩,你就會回到日劇這個青春回憶懷抱;當日劇「太客套尷尬癌繞來繞去很煩」,就會回到韓劇痛快西八甩巴掌,大概就是這樣日/韓折返跑大東亞共榮圈。)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還是會追完這齣劇嗎?」

你回放過去的人生,經常過度認真把整個生命投入錯誤的事,筋疲力竭,沒人感激你。在第四台洪荒時代,你被節目時間表固定住,遙控器亂轉只能看到《美國心玫瑰情》中段和《王牌冤家》結尾;你想把這些碎片拼湊還原,必須憋尿定定看一齣劇首尾俱足播完。

堅持追完整齣劇成為你的壞慣習,彷彿要站在終點制高處,才有那個信心,回顧、俯瞰全局。

終於你順利活到串流、電視盒的時代,你是真的能自由控制這一切,請相信你的生命經歷鍛造的直覺,當機立斷,適可而止。快轉,停止,轉到別台去,轉來轉去,無論如何不要讓你自己人生如戲停止。

「你知道有些憂鬱症患者是無法看劇的嗎?深陷在自己的人生如戲,無法對其他戲劇產生一絲感覺。」

你想起某個跨年夜看完朴贊郁《分手的決心》,湯唯引用《論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片中的死亡就有山難死,也有挖洞被海水倒灌死。你一邊醉酒好像配了一些安眠藥吧一邊想著死亡這件事。你連手指打字的力氣都沒有,用手機錄下一些很方便做為遺書的喪氣話。

隔天你還是沒死,拿起電視遙控器,這是你此刻唯一能控制的東西。打開電視,沒有追劇的力氣,卻有棄劇的決心。於世間茫茫影劇片單中匍匐前進,跌倒,繼續,唯一不可棄的,竟是歹戲拖棚的自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