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拇指印

2007/11/13 06:00

◎李時雍

那枚指印仍還留在瓶身,像一個小小的浮標,靜止在你離開時的水面,然而為你倒的茶早就盡乾,茶漬如沙,積沉至杯底的角落。我看著那一枚清晰的你的拇指印,隨玻璃瓶擱在几上,許多天了,再環顧整間屋子時,竟再找不到其他你曾經逗留存在的痕跡,絨皮沙發的表面平整如新,沿牆並列的櫥櫃,屬於你的書都已搬離,盆栽兀自開合,你身上獨有的氣味已散去,每日午後的陽光卻仍落在同一方格磁磚,沒有絲毫的偏移。

只剩下那清晰的螺旋。像垂掛在枝尖的葉片,在你離開以後,很長時間我試著藉此繪描畫面中未見的整株由你種下的小樹。我記得你說,看一個人的指紋就可以看出那人的性格,甚至葉面遮覆底下,那些如藤鬚般細微的生命故事,那一段時日,我們總是投入這樣的遊戲,由指紋猜測周遭之人,小至身分,大至占卜他們的近日未來,事業、婚姻、或愛情。準確與否,其實都不太在乎,重要的是過程中,從那些形狀各異的線條間,我們敘說,敘說各自對於事物的認知,一如走進彼此指尖的旋線裡,走進對方手上弧形和疏密的意義。

有的朋友因為長時間處理文件或編務,指尖的凹陷淡淡油墨,不及洗淨又再沾覆;有的朋友玩樂團,吉他手,指腹厚厚的幾層繭如皮革;有的朋友指紋弧圈完整,有的終止中途,對後者你總是樂觀看待,我卻語帶保留;更多時候,你我卻好有默契,刻意避過彼此的不談,深怕一經比對,結果不如預期,皆非對方的唯一。於是我只能在你每一次的撫觸中,以瓶身記憶你的紋路,你指尖輕擊,滑過我的背脊,像是水晶音樂,叮叮咚咚,從脖頸至椎骨,恰好兩個八度;我記得你喜歡以拇指捺印在我的身上,看那輕輕陷下的痕跡,及留下的淡淡的如蚊叮的紅暈,或者四指交替時候,以拇指之尖溫柔摩擦,像是那樣,我們終將會刻鑿出同樣的指模。

然而你說過,沒有一個人的指紋是相同的;而我也終究不曾一次,看清楚你手上的痕跡。

在你離開之後,我才開始拼湊我們曾經共同走過的線條,你的咖啡廳、你的學院、你的住屋的巷口,我走在那些城市街道和地景間,像走進你以指尖在記憶裡捺下的迷宮,只是如今,我必須獨自從那旋線中心,找尋離去的路。

那時,我看著玻璃瓶像看著自己,才發覺那枚指印,已漸蒙薄薄的塵埃,恍然間,悲傷知曉,過不多久,那個曾經被我記憶或遺忘的你,終將會成為另外一個不再是你的廓形。我於是走過去,想在時間將一切拭除以前,將自己的拇指印與你的緊緊貼合一起,就像是過往每一次真實的觸撫,在瓶身之上,在兩個指紋疊合的短暫之際,摩擦,直到消失。●

評審意見

靜物畫

◎張瑞芬

這篇文章,以垂掛的葉片喻一枚印在玻璃杯上,已然離去的戀人指印。用字精準,詩意獨具,且兼具形體與意涵的延伸。葉面上的紋路與人的指紋,隱涉了命運的迷離不可測,指尖如同在記憶中按下迷宮,是「尋找」,也是「遺忘」的過程。作者筆觸圓熟,節奏徐緩,步步進逼主題,既有迷戀徘徊,又多省悟超然,呈現了難得的多元意涵。全文靜觀而細膩,完全沒有無謂的情緒與渲染,像靜物畫一般,在陽光下閃現有層次感的明暗與景深,特別令人激賞,為此次徵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傑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