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部屋

2007/11/29 06:00

圖◎潘昀珈

◎曾志成

夏天來臨之前,終於搬離食衣住行生活依存的師大商圈。對我來說,似乎是揮別過去,邁向新生活的里程碑。我會這樣說,是有隱情的。

其實,我的處境絕非信義房屋廣告所描述的那種生活智障嬌嬌女,與同居男朋友分手後還得委託房屋仲介商找屋。經濟獨立後我也沒跟誰同居過,一個人住是我的習慣,保有私人空間的最後防線。而且,我找屋的速度快狠準,套句行銷學中消費者行為分析的術語,我乃屬「衝動型消費」,正因如此,通常一年契約簽下後,三個月不到就會開始後悔。

在台北市搬來搬去,是我的命運。前中年期不存錢買屋,我正是無殼蝸牛單身清貧族的最佳寫照。我的一些上班族朋友因SARS得福,當年買到超低價屋,最近房市看漲,他們皆暗爽。SARS襲台時,我還在東京過著窮困留學生活,存錢在台北市買屋,是連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跌破眼鏡的異文化交流

學生時期的我對師大商圈就很熟悉。雖然我所屬大學在師大附近,但老覺得師大商圈比公館商圈更適合我。人與地的屬性左右了我對「住」的思維,忘了生活品質這項關鍵要素。偏偏師大商圈的屋又舊又窄又貴,屋主大多是公教人員與大學教授,操著台灣國語腔在電話那頭說,師大商圈房價居高不跌,是全大安區之冠,而且也要濾房客呢。房產價格轉嫁到租金,看似合理,但對租屋者來說,除外食與交通的便利性,屋內的品質通常都被忽略。

一些友人勸我乾脆搬離市區,到縣內覓屋。縣的屋況比市區好,租金約莫市區半價。住新店的友人說,不到六千台幣就能租到大坪數高格調雅房;住中永和的友人說,電梯大廈獨立套房含管理費不超過一萬台幣,幸運一點還有大廈專屬游泳池與健身房,何苦天天下班後到東區健身中心人擠人。

但我實在討厭長時間通勤,目前沒考慮過機車代步。在東京住過的人都清楚,騎機車通勤的上班族是台北的特有文化,偏偏我沒有這習慣,不管夏天或冬天,大老遠從縣到市的中心上班,總是很疲勞。

既然捷運開通了,縣到市的距離應該縮短了才是。但台北捷運通勤網沒有想像中密集,比方說,從師大商圈出發(捷運淡水線台電大樓站或古亭站)到我目前上班地點(敦化北路),必須以淡水線轉板南線再轉公車,不然也得先搭公車轉木柵線再走路十多分鐘。而且台北市捷運之間的轉乘必得上窮碧落下黃泉,尖峰時間人擠人,通勤實在辛苦。

以上所說,都是兩年來當了普通上班族的親身經驗。把時間拉回兩年多前,剛從東京返台的我想趕緊安定下來,花一個晚上時間看屋便決定了住處,羅斯福路巷子的晉江街。這棟公寓專租外國人,頂樓加蓋的巨大空間內隔了十多間雅房,附加一超大型客廳跟一間大浴室。陪我看屋的友人說,我真是中邪了才決定住這裡,友人嗤之以鼻地說,這是一間鬼影幢幢的陰森公寓。我那時的想法是,跟來台老外一起生活,也算特殊經驗吧,我喜歡異文化交流啊。但這些老外險些跌破我眼鏡,有整天用電話與人吵架的埃及小子,有每晚帶不同台灣女回來做愛的義大利風流鬼,有到廟裡拿符裝飾房間、到228公園四處找人學氣功的法國阿姨,還有一群平常沉默不語喝起酒來卻以頭撞牆亂摔東西的蒙古落魄人。家居生活的刺激還不夠,那時我在內湖科學園區上班,通勤是搭捷運轉公車,單次就要一個小時。這鬼地方我住了一年又三個月,本來是一年契約,起住三個月後中途換到冷氣房,房東凹我另起契約。

破除師大商圈的迷思

受夠了吵雜環境,去年夏天越過羅斯福路,我搬到對面的浦城街,根據屋主陳述,這是一棟獨門獨戶的英格蘭風小木屋。屋主不僅是劍橋博士更是編故事高手,買地自建的英格蘭風小木屋,不但迷你,含上層夾板閣樓,竟可隔成六間。雖號稱套房,浴室離我夢寐以求的標準有一段距離,窄得像設置在工寮的移動公廁,隔音設備超級濫,得自己花錢去勝利百貨買門板專用隔音條,否則對面房間室友的喃喃自語都會聽見。這屋是一樓靠巷,對面舊屋新建的工人們每早六點鐘準時蹲在我床邊窗口抽菸閒聊,害我清晨起床陷入憂鬱,氣到不行打電話投訴北市環保局。

這些令人抓狂的事都是入住後發生。仔細檢討當時失手租下的原因,一來想趕緊搬離之前的鬼地方,二來是我對師大商圈的迷思。這屋雖是套房,整體空間卻比之前的雅房更窄,因有閣樓夾層,天花板也異常地低,入住不到三個月我便又後悔了。

今年夏天,一年契約到期,我的耐性也到了極限,非搬不可!搬家之前,我在師大商圈附近看過一些屋,「舊窄貴」是其特色,吃了一年的夜市外食,好吃叫得出名字的店真是少之又少,住在夜市附近會幸福嗎?倒也未必。

兩次慘痛經驗,令我開始思索生活品質的代價這類嚴肅的經濟學問題,制定出新屋目標。為貫徹LOHAS主張,我需要一間安靜的屋,有寬敞浴室與足夠空間可以鋪上瑜伽墊,睡前來個小伸展。

之前的屋,套房起價接近一萬台幣,現在我花比這高一點的價格找到新屋。新屋不在師大商圈,落在科技大樓旁的安靜小巷,離台大辛亥路校門很近。往後通勤只需搭乘木柵線花十分鐘便能抵達南京東路站。繞了一大圈,原來離以前系館最近的地方才是天堂啊,至少目前我是這樣認為。

兩次租屋經驗破除了我對師大商圈的迷思,下判斷也較為理性,但我天生就是「一見鍾情」的「衝動型消費」,新屋其實也是第一眼就決定,因為乾濕分離的浴室讓我動了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