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親戚麥計較>擁有親戚五十,會更快樂!

2008/04/21 06:00

文/崔妮

很多長輩喜歡告誡聲稱不想結婚的年輕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想法就會改變;但其實社會壓力,也是迫使人改變決定的因素。像是小健與阿志兩個原本是一對有志一同,要到處玩樂、享受人生絕不結婚的好朋友,年過35仍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阿志卻突然結婚了,小健失去了互相支持的好朋友,加上女友跟家人積極的催婚,最後他屈服了,卻在籌備婚禮的時候,仍然非常茫然︰我為什麼要結婚?

許多人碰到這樣的問題,通常會先去責怪個人,認為小健做了草率的決定,這種疑惑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但是,就像親戚妯俚在一起會互相吐苦水,也互相教導怎麼克服婚姻困難一樣,不想結婚的小健,隨著好友阿志進入婚姻而失去了依靠,身邊人都在施加壓力,如果沒有其他贊同單身的聲音讓他支持原先的決定,要棄守就不是難以想見的結果。

老實說,當大部分人仍舊相信戀愛、結婚、一夫一妻、異性戀都比較好(或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如果你不屬於上述那群人,那你更需要創造自己的親戚五十,或說社會支持網絡,讓你覺得不孤單、自己並非不正常,碰到問題更可以互相幫忙。

Point 1︰

擴展朋友圈

要避免在自己還沒想清楚之前就全面棄守,擴展自己的朋友圈是個方法,如果身邊人全都是以結婚賺錢為人生目標,但你又不是的時候,去認識不同想法的朋友,讓你看到生活方式可以是很多樣的,人生目標也有很多種。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同志圈,同志透過酒吧、三溫暖、網路等途徑可以找到伴侶,更重要的是找到讓自己感覺跟別人一樣的人。

Point 2︰

選擇離家住

離家住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不過這牽涉到家人的態度跟經濟能力,跟家人保持距離會有一定的美感,也比較能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當年我透過念大學的機會離開家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跟生活步調,也因為少跟家人相處而較少起衝突,也能比較自由的在外發展自己想做的事情。

Point 3︰

養成閱讀習慣

如果你不曉得去哪裡認識朋友,也沒有離開家,那麼就從閱讀去看到不同的生活吧!讀書的確可以長見識的,現在有很多書可以讓你知道單身生活也可以很精采、同志如何跟家人出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友善的社會福利制度可以讓家庭中的女人減輕多少壓力、不是每個女人都要當公主、夫妻之間的糾紛可以透過法律或婚姻諮商解決、社會氣氛怎麼要求男人要有男子氣概、女人也可以享受情慾、男人婆跟娘娘腔的心路歷程…,透過看書,你也可以為自己打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