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尼采之尼斯-----上

2008/05/14 06:00

尼采之尼斯------上

◎夏烈 圖◎吳怡欣

「K到達的時候,天色已晚。整個村子深埋於雪中。城堡矗立在山頭,被濃霧和黑暗遮蓋著,一點也看不見,甚至沒有絲微光亮顯示出城堡在那裡。從大路轉到村子裡的路上,有一道木橋,K在橋上站了很久,凝視著他周圍像幻景似的空虛……」

──卡夫卡,《城堡》

想像中,由小說得到的印象,「城堡」是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鬱綠密林中一片小天地,與現實的塵世完全隔絕。有這種感覺,可能是作品本身描述所產生的臆想,也可能因為那是卡夫卡,所以給人「卡夫卡」的感覺。

我的車入夜時駛入布拉格市區,在窄窄的街巷間迂迴。因為黑暗和缺乏路燈,並不確知自己在哪裡。轉過一座小城樓,眼前街道鋪著白色的砂石板塊,樓房的窗戶透著昏暗襯黃的燈光。泛青光的石板路和白色的高牆在夜色寂靜中像是落雪的村子,如同K到達時一樣。然而這是深秋,十月,一個令人試著記憶的月份,生命緩慢而柔軟,草坡是綠色的。只是,我知,雪季終將會到來。

倉促投宿。這一天由德國駛入捷克,不是一段順利的車程。過境關卡,我的護照顯然引起他們的好奇或是懷疑。不停地盤問、檢查,回屋打電話、請示、延遲、再請示。是否東方人的面孔就得隨著一個旅行團,不得單獨開車?不得有單獨的身分證明及識別?卡夫卡的小說中有如此記載嗎?

昏沉入睡,一夜似是無夢,又彷彿看到南台灣某一個熟悉的街景——鮮紅的鳳凰花下有一些略顯臃腫,鑲著金牙,著花布薄尼龍布洋裝的婦人撐陽傘走過。每個人都在大聲說話,卻又不知在說什麼……終於在不輟的鐘聲中醒來,鐘聲在睡夢中模糊含混,清醒時卻是如此清脆響亮,確是由一個世界行到另一個世界。

下樓,走過卵石的街道,折曲的樓巷,穿越廣場和教室,人群、鐘樓,然後踱到寬坦的石橋上。仰目望去,城堡安謐地屹立在眼前小丘上。橋的彼端傳來悅耳清脆的弦琴聲,恍如一個纖細動人的少女,在空中嫚然起舞,甩著飄逸透明的輕紗水袖。順著琴聲,走過大橋,穿過人群,橋端演奏者正埋首於德國曼陀玲弦琴中。奏的是一首德國民歌或是一首捷克民歌。曼陀鈴弦琴起源於捷克與德國交界的邊境地區,樂器半邊列九十二根弦,另外半邊是像架小鋼琴般的板樂器。如今已失傳,太多的弦需要太多的調音,而每次調音後,也只能演奏幾個小時。

站在石橋當中,望著近外山丘上的城堡,琴聲與人群由我身旁流過,化為輕煙飄散。九十二根弦比起《齊瓦哥醫生》中的俄國三弦琴是太多了。然而,錦瑟無端也有五十弦,人生豈不也是無端嗎?

「你在想什麼?」伊細緻地問。伊是個婉柔燕瘦的典型蘇州女子。

我搖頭,無語。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心裡想的,我都知道。」伊款款說道。

伊曾經說過這話,然而我從未問過:「妳說我想什麼?」因為怕伊的回答就是我心裡想的。

城堡只露出頂尖來,它永遠不願讓人窺得全貌。

卡夫卡是個四十歲就終身的短命作家,死亡將人從生存的種種束縛中釋放出來,也將生存的最後樂趣消滅掉。生命並非一連串日期、事務及事實的記載。卡夫卡寫出《城堡》、《審判》、《變形蟲》這些存在主義小說。他生活在衝突與緊張的時代與地區。布拉格的捷克人恨德國人及猶太人,他卻就讀布拉格的德國大學,閱讀尼采的作品,用德文寫作。生前未以文學出名,死後卻有許多人到布拉格,就是為了重走過卡夫卡的足跡。看到照片上他的臉,就立刻感覺到他內心激動的世界,那是一張典型猶太人的面孔。他恨他的工作,不快樂製造了緊張——緊張是文學創作的泉源之一。

生命中荒謬一定存在,人們無法了解也無法抗拒。卡夫卡筆下的人物接受這些不公平及不合理的命運。然而作品裡對布拉格的態度永遠是混淆的,愛與恨、甜美與痛苦、快樂與憤怒交互不清。布拉格是他的家鄉、他的監獄、也是他的墓園。在那個城市裡,某一個特別的理髮師、一個馬車夫、一個麵包師、一個女乞丐、一個游泳教練、公園裡一個舉止怪異的女人……就有這麼多重複的影像——卡夫卡是布拉格、布拉格是卡夫卡。布拉格是個失去的希望,一個承諾、一個夢想、一個未來。「我的身心由文學組成,不可能是其他的東西。」他說。

卡夫卡的作品裡全是布拉格的影子。我在台北長大,有一陣子,認為台北家鄉是我夢魂相繫的地方,是我寫作的素材與背景,猶如史坦貝克的賽林納谷,佛克納的約克那伯脫法郡和卡夫卡的布拉格。這段鄉情帶來隱隱的喜悅,也為我的中年注入了安慰及期望。然而,現實的人生比虛構的小說有更具深沉的戲劇性,一切似是偶然,而非必然。要是數十年後再回首,那些走進我生命的,可曾依然盤旋?

進入德意志及尼采的世界如何開始?至今全無記憶,彷彿是念建中的最後一年,聯考前兩個月的十七歲。二十年後我曾首訪德國東疆拜魯特城﹙Bayreuth﹚——華格納最後終結之地。在清晨的鳥聲與細細的陽光中,華格納的故居寧靜溫煦,而他的歌劇卻充滿了暴風雨及敲打的鼓聲、號角聲。最偉大的連環歌劇《尼布龍之指環》全套四部(包含《萊茵河之黃金》、《齊格菲》、《女武士》及《諸神之黃昏》)在此小城初次公演。華格納被譽為世界最重要的歌劇作家,曾是尼采心目中「好的歐羅巴人」,最後尼采竟對他徹底失望。

念高中時也看過《紐崙堡大審》,拜城西南的紐崙堡即是此片背景。我曾站在烈日下的閱兵台上,耳邊響起了第三帝國德意志軍人及群眾熱烈的呼聲,千萬隻紅色的旗幟在台下飄揚,希特勒大閱時發表煽動激情的演說。最後戰敗之際,他立刻寫下遺囑,然後自殺:「我死時內心充滿了歡愉,因為就我所知,我全國軍民有極好的表現。我們在前線戰士們的英勇,婦女在家庭中的貢獻,農夫和工人們的……都曾聯合寫下光榮的歷史!」德國戰敗後,領導者不是自殺,就是在紐崙堡大審後接受執決的命運。同樣的,日本戰敗時,領導內閣及將領盡數切腹或被槍決。這給予德日兩國國民一個勇於面對及承擔的好榜樣。領袖如斯而行,與日後德日在短期內富強有很大的關係。

希特勒崛起之前在紐城南方美麗的慕尼黑城發動「啤酒廳事件」。如今可容千人的「啤酒廳」Hofbrauhaus大會堂裡德國人暢飲、高歌、熱舞、緬懷過去的光榮與痛苦。他們用杯底擊木製的粗桌面高歌,在巴伐利亞及阿爾卑斯的手風琴樂聲中擁舞享樂,與樂隊大聲合唱德意志民歌。啤酒的酸味、歌聲、笑聲彌漫著整個大廳。年老的男士,穿著西裝,打領帶,半垂的眼皮下茫然注視著前方,回憶著第三帝國的光輝、榮耀、流血與痛苦。

我與伊在威尼斯的火車站分手,下面幾天我將開車去法國尼斯,伊進站乘火車回德國造訪幾家石化工程公司。吃過晚餐後,才發現護照、皮夾及現鈔都留在伊大手提包內——忽然變成了一個沒有國籍、沒有身分、沒有鈔票的人;錶又壞了,時間停止。我甚至不知那些工程公司的名字,所以無法通電話。下去將要如何度過?世界在此靜止。

正在發楞,伊鵝黃衣裙的身影嫣然出現:「我看到你的護照,匆匆趕回來!」

似乎是透過落地黑長窗的微光看伊,矇矓與虛幻,需要用想像來滋潤那個距離很近的童話世界。人生的現實中有很多的無奈,無奈存在不需要任何邏輯或道理去正當化。尼采曾在這個他喜愛的水城威尼斯消磨了幾個季節,然而水街潮濕與陰影之瞬息變化不宜於他的病眼,遂離城而去。他由義大利進入接近法國普羅旺斯的尼斯——尼采終於發現尼斯。然而世人卻極少言及尼采在尼斯的那段日子。(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