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如何札記倫敦?

2008/10/21 06:00

圖◎王孟婷

◎單德興 圖◎王孟婷

民國以來,有關英倫的散文由來已久,徐志摩、徐鍾佩、陳之藩、金耀基、董橋……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可謂自成傳統。晚近出國旅遊蔚為風氣,英倫相關的文章及報導所在多有,針對國人旅遊需求所自製的中文導遊書也有其特色。如此說來,李有成的《在甘地銅像前──我的倫敦札記》此時此地於台灣出版,究竟有何特殊意義?

其實,國人海外旅遊已由早期的走馬看花,逐漸轉為深度體驗。英倫歷史悠久,文化昌盛,更是昔日大英帝國的中心,當今全球的大都會。「一個人厭倦了倫敦,便是厭倦了人生,因為人生可以提供的一切倫敦都有」(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18世紀英國文豪江森(Samuel Johnson)此說雖然不免誇大,但也有幾分根據。我出入國門近二十年,最喜愛的國際大都會就屬倫敦與紐約,因為語言通,景點多,交通便利,文化活動頻繁。兩個城市雖各有特色,但歷史更悠久、文化更璀璨的倫敦則是身為英美文學學者的我之最愛。

然而,也因其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不僅一般遊客容易顧此失彼,路過歷史及文化景點而不自知,甚至久居倫敦的華人也未必能窺其堂奧。李有成的《在甘地銅像前》副標題為「我的倫敦札記」,選擇以獨特的觀點抒發個人的見聞、觀察與感思,不僅與一般旅遊文章大異其趣,即使置諸其他名家與學者的相關文章也自有特色。

都市漫遊者眼中的倫敦

作者自1995年首訪倫敦,十多年來幾乎年年走訪,短則四、五天,長則一年,既有短期遊客的經驗,也有長期居留的體會,尤以他生長於英國前殖民地的個人歷史及英美文學學者的背景,對倫敦當然有著異於國人的感受。他所交往的對象有旅居倫敦多年的華人,倫敦當地的市井小民,也有學者、教授、大學校長、藝術家,交遊的廣闊在在增添了他觀察的範圍。而個人的興趣與嗜好,更引領他有如都市漫遊者(flaneur)般,徜徉於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倫敦,甚至深入當地人、遑論旅客都很少走訪之處,以落後貧窮著稱的東區(the East End)便是一例。這些都增長了他的見聞,引發了他的感思,形成了本書的特色:視野的遼闊,歷史的縱深,思想的高度。

由於他熟稔倫敦,師長、朋友甚至學生來訪時,都熱心作陪。猶記得1997年香港歸還中國前夕,我初訪倫敦,便是在作者陪伴下參觀西敏寺、格林尼治天文台、倫敦華埠、大英博物館……尋幽訪勝,吃飯看戲,在最短時間內走訪了昔日只能在書本上神遊的歷史與文化景點。

《在甘地銅像前》收錄了作者自2004年3月以來陸續發表於國內外報章雜誌的十八篇文章,大多是從個人的遭遇與經驗出發,進而抒發觀點與感懷,不時引經據典,出古入今。由於作者興趣多元,學問淵博,足跡遠布,全書的內容頗為廣泛:從以色列青年的悲情,引發對世局的慨歎及對戰爭、強權的控訴;由英國市井小民對教授的敬重,感慨「畢竟這還是一個知書達禮的社會,巨賈政客仍不敢對讀書人頤指氣使,讀書人也還懂得自重而羞於奔走權門」;隨著舊書店的沒落,觀察到社會的變遷與價值的堅持;從魯西迪現象中觀察到「西方價值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的嚴重衝突」,並追根溯底到「殖民遺禍」;從土耳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因正義之言而遭到政治與司法的迫害,引申出狹隘的國族主義之禍害以及知識分子的風骨;在一般人評價不高的英國食物中,介紹風行的炸魚薯條(Fish & Chips)之外的特色料理。

其他如記述英國女作家吳爾芙所屬的布倫斯柏里幫(Bloomsbury Group),倫敦知名的俱樂部;討論磚巷(Brick Lane)的歷史,孟加拉裔英國作家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的小說及電影的再現,由此引發的軒然巨波,以及涉及的再現政治(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探索1888年夏秋之交倫敦東區駭人聽聞的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事件,百年來的開膛手學(Ripperology),此宗連續謀殺案及其後相關研究和文化產業所具有的社會、經濟、文化意義。此外,有關馬克思、甘地、傑克.倫敦、霍布森的相關文章也提供了這些歷史人物的剪影,以及作者的觀察與感懷。至於有關入圍布克獎的華人作家歐大旭(Tash Aw,原名Aw Ta-shii)的專文,更是華文世界中罕見的報導與分析。

知識分子的散文再現

由以上簡述可知作者興趣之廣,涉獵之深,雖可歸為一般的「學者散文」,但我寧願把它定位為「知識分子的散文」,因為其中融合了作者的學識、經驗、趣味、關懷以及世間的智慧。換言之,作者雖是國內知名學者,在華裔美國文學、非裔美國文學及英國當代文學方面尤開風氣之先,但本書收錄的這些文章卻非「研究之餘」或學術的副產品,而是入世的關懷,介入的行動,「是學術著作之外,另一個作者賴以抒發胸臆的空間」。

我因與作者有多年同窗、同事之誼,得知此書寫作過程,也有機會先睹為快,甚至蒙作者告知書中若干微言大義。書中文章固然有些順利迅速成篇,但也有些經過多方調閱、查證資料才定稿,如有關馬克思之文便參考了數本相關評傳,倫敦俱樂部之文更透過圖書館館際合作,向國外借得相關專書。書中描述我們共同認識的英國友人和曾走訪的若干地方,讀來頗有「對號入座」的樂趣。

至於2001年9月7日兩人在紐約齊赴魯西迪新書發表會一事,也見於書中。幾天後,震驚全球的九一一事件爆發,剛好位於發表會附近,思之令人悚然,也對該事件感觸尤深。

本書是作者對倫敦的人、事、物之描述,但偶而也敘及自己的生平與學思歷程,如在英屬殖民地出生、成長的背景,從1980年代講求美學的形構主義,轉到1990年代主張正義的弱勢與後殖民論述,而後者正是我這一代台灣英文系學者的普遍情況。至於書中穿插的照片,也發揮了紀實的效用,與文字相得益彰。

今年6月底、7月初,我再訪倫敦,因時間緊湊,作者特地為我繪製塔維斯拓克旅館附近的地圖,並影印了正在校對中的本書兩篇文章。我在倫敦的最後半天按圖索驥,憑著二文二圖走訪了布倫斯柏里幫當年出沒之地,馬區蒙特街及附近的舊書店,新型連鎖書店,布蘭斯威克(The Brunswick)購物中心,大英圖書館,尋訪狄更斯、伍爾芙、艾略特、葉慈等人的足跡,當然也沒錯過塔維斯拓克方場的甘地銅像。這些除了大英圖書館在華文旅遊書一筆帶過之外,其他都杳無蹤影。由此固然可見此書的「實用價值」,但更重要的是文中透露出的文化觀察、歷史感懷與人文關切。

後殖民大師薩依德有言,「再現別人的同時其實也再現了自己。」因此,本書雖為有關倫敦的札記,但卻是透過作者的特殊視角與筆觸之再現,充分顯示出身為一位現代公民、讀書人、知識分子、文學學者、人文學者、人道主義者的關懷與介入,值得有心讀者細賞、品味,在作者陪伴下,進行一趟兼具感性與知性的旅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