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霧社事件七十八週年 紀念莫那魯道

2008/10/28 06:00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霧社事件」發生至今屆滿七十八年,同時也是賽德克族抗日英雄莫那魯道殉難七十八週年紀念日,昨日,各界人士在南投縣仁愛鄉霧社抗日紀念碑前,舉行追思祭典,由南投縣府祕書長陳正昇擔任主祭官,仁愛鄉長張子孝及賽德克族人及莫那魯道遺族代表均到場向烈士英靈致敬,賽德克族人吟唱祖靈歌,莫那魯道的養孫女張呈妹,以母語道出祖先的英勇。

莫那魯道是在七十八年前的10月27日,率領族人埋伏在霧社公學校,一聲令下衝進操場,殺掉台中州警務部理藩顧問管野正衛等一百三十四名日本人,後來日本總督府徵召軍警抵霧社,以機槍大砲攻擊,戰事持續四十九天,原住民傷亡慘重仍不投降,最後莫那魯道舉槍自殺,壯烈成仁。陳正昇和張子孝等人昨日在祭典中強調,希望「霧社事件」能喚起大家為自由與和平而努力。

莫那魯那率領族人抗日的霧社事件,受到國際注目,近來則因《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籌拍關於莫那魯道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使得霧社事件更受國人注意,昨日的祭典吸引不少媒體和文化工作者前來,以攝影機和相機,記錄整場實況,也訪問相關的遺族和賽德克族人。

莫那魯道所屬的賽德克族,分布於南投仁愛鄉;而鄰近的信義鄉則屬布農族群,布農族昔日也有不少抗日英雄。原住民在抗日史上血淚斑斑,「霧社事件」最為慘烈,南投信義鄉東埔國小校長、身為布農族的馬彼得表示,布農族分成七大社群,過去的群體行動以姓氏為主,例如馬姓家族、全姓家族等,而且布農族擅長夜間上山打獵,以及採打游擊戰的方式,趁夜裡偷襲,悄悄地潛入日本的派出所、宿舍,殺一兩名日本人,再靜靜地回到部落,神不知鬼不覺,故未引起注意,布農族如此的習性,使抗日行動化整為零,無法激起燦爛的火花,時間一久也漸被人遺忘,其實布農族人昔日也曾積極抗日。馬彼得校長更常把「布農族人是日治時代日本政府最晚降伏的原住民族」掛在嘴邊,對於祖先的英勇抗日,他始終引以為傲。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