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最後一個黃昏 --與石濤老師說再見

2008/12/25 06:00

◎離畢華

同樣是一個黃昏,我趁著蓮池潭邊那家包子店剛出爐,挑了五個肉包五個饅頭,兩袋提著順著街直走上葉老師家。

老師不在家,他公子下樓開了門接過包子,我找不到話說,就回家了。如果老師在家,我一定叨叨絮絮地急著說明自己手上正寫著什麼、想要怎麼寫、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老師哪容得你無知地聒噪?他一定適時插話將你的看法和寫法以厚實的文學基底為手術刀,力道適中的一刀下去,不是痊癒便是斃命——文學志業豈由你遊戲?!

他比你更急,說得嘴角全是唾沫,甚至噴在破了一個又一個洞的內衣上,熟不熟識他就是一個真面目示人,不拘小節。甚至有一次送水果過去,因為要趕赴他約而將門鈴摁得忒急,他穿著內褲就下樓來了。與老師對談,你可以剝下層層驕矜的面具,自在的聽他談台灣文學、西洋文藝、直言無諱地針砭文壇。如果你一仍端著架子或者一時剝不下根深蒂固的面具,他的手術刀是十分溫文的,可他心底清楚知道誰是應酬應酬他而已。

願聽他再談文學

即便時間最最無情,但一向堅信唯有「愛」可以跨越時間鴻溝,所以之前在書寫每一篇感情故事時,特意抽離時間背景,讓男女主角及那些在心上來來往往的人可以「與時俱進」,活在讀者自己設定的時空,永遠不老。

「你文筆那麼好,寫愛情是可以啦,很有張愛玲的味道,我七老八十也還是要寫《蝴蝶巷春夢》……一些台灣本土的故事也十分精采,台灣郎的意識要清楚,生在這個所在佇在這塊土地,描寫台灣的甘苦和快樂的心情……一個作者要有自覺啦……」老師旦旦地說著,與其說是鼓勵我這個書呆子,不如說他正回答著自己內心深處八十幾年來的自我詰問。

花了一點時間寫《十三暝的月最美》,寫到三萬字時便先列印出來檢查一下,畢竟老眼昏花,讀紙本比較適應,再又寫了五萬字、七萬字和十一萬字的初稿完成時都列印一次、重修一次,費時耗工。雖每一次都想先呈給老師指教,一來怕醜媳婦見公婆,二來無事瞎忙,其實是想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故事後再聽老師的意見。可列表機在截稿期限的這個緊要關頭罷工,畢竟張數太多累著了它,整理好稿子急忙寄出,自己替自己找藉口:就等出了書再奉呈老師指教吧。

書出了來,老師已住進高雄榮總,進出加護病房和普通病房之間,在病榻邊,我輕輕喊他,老師閉目沉睡,夢中病痛相擾的呻吟讓我誤以為老師又像平日一樣與我對談。老師已經無法吃香腸吃碗粿,無法開口再說一字了。

台灣的作家在哪裡

「再過幾天就是老師生日了,老師,預祝您生日快樂。」心中這樣地默念著,想起老師八十大壽時說「老歲仔了啦,過什麼生日?年頭病到年尾,隨時要翹去了。」如果老師能說話,怕也是同樣的這句。也許他會換個辭說生日既無可喜,百年又有何懼?

事先到老師暫厝的靈堂與老師告別,在留言用的那塊水藍綢面寫下「唯一讀懂我小說的人」的時候,又憶起老師對後進的關愛和提攜,不論是求他寫序也好、求他推薦也好,他無不答應且馬上辦好。當我站在老師遺照前默默地答應老師我會聽他的話繼續寫下去的那一下下,剛好聽到放在側邊播放老師文學生活影帶的液晶螢幕傳來一句熟悉的語音,「台灣的作家在哪裡?」心中一凜,這是老師對我最後的叮囑與期望吧。

太陽沉下西山,老師,我要回家了,你也回家吧,再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