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穿梭金字塔 窺埃及人來生

2009/02/03 06:00

埃及第一座金字塔─沙卡拉的卓瑟王階梯金字塔。

撰文˙攝影/李啟端

眾多金字塔中,最著名的即為吉札3代金字塔。

北非尼羅河畔的埃及,是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太陽、沙漠和河流是埃及的三大榮耀,河流指的便是埃及人視為天神膜拜的尼羅河,也是埃及文化的搖籃,全長6,800公里,由南向北流經撒哈拉沙漠,注入地中海,將埃及分為東西兩岸。

阿布辛貝神殿是築在山壁上的岩窟神殿。

人們常說尼羅河東岸是埃及活人的世界,西岸則是死者之城,而西岸的數千年遺跡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直以來吸引著各方遊人探索的金字塔和各種神殿,以及墳墓都市洛克索的帝王谷。

古埃及帝王的人形棺有著色彩豐富的彩繪。

埃及人來世居所 謎樣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人有來世,把墳墓當成來世生活場所,對修墳造墓非常講究,尤其是被稱為法老的帝王,金字塔就是埃及帝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最早造金字塔的法老是第三王朝的卓瑟王,距今約5,000年前,他在沙卡拉造了一座階梯式金字塔算是金字塔的鼻祖,以石灰岩細石建造,而後來的金字塔幾乎都是用巨石搭建。

全埃及境內共有大小80幾座金字塔,大都位於尼羅河西岸的沙漠邊緣,保存較完整的約30座,以集中在下埃及,位在首都開羅附近吉札(Giza)的3座最為有名。這祖孫3代帝王金字塔最大的是古夫(Khufu)王金字塔,其次是卡弗瑞(Khafre),最小的是麥柯爾(Menkaura)。古埃及人算是世上頂聰明的人類,單看金字塔的設計、建造,就是幾何學上的創舉。Pyramid原意為角錐體,底部是正方形,用大石塊層層往上修,一層比一層窄,最後4邊會合成一個尖頂,單看一面是三角形,整個看上去卻是個「金」字。

可以想像造一座金字塔的工程有多浩大嗎?拿最大的第四王朝古夫王的金字塔來說,約48層樓高,當初建造時,每天都有上萬人川流不息地工作,前後修建30年,共用了300多萬塊重達25~30噸的巨石。這麼沉重的巨石是如何吊上近500呎高的塔頂?又如何能準確地彼此相契合?那就是埃及人的智慧了!

當初的金字塔表面光滑看不出接縫,經過歲月的摧殘及盜墓者的毀損,表面石塊已剝落,露出一層層石頭心子而形成凹陷的台階狀外貌。想走近一點看看它的真面目,或進去感受一下金字塔神奇的力量,騎駱駝或騎驢過去都行,但是一定得有位嚮導,這樣至少不會在空氣稀薄、黑暗、濕滑又窄小的金字塔穴道裡迷路、撞頭或一路溜到底,還可以聽到一些有關金字塔的詭異傳說及可怕的金字塔魔咒。

不朽的軀體 木乃伊

木乃伊是古埃及人用各種方法防腐、保存的屍體,埃及人有一種獨特的宇宙觀,他們相信人死後只要屍體能保存完好,靈魂還會回來在另個世界生活。原先人們發現屍體在乾燥氣候的沙漠中,經日曬脫水竟然會乾化成木乃伊;建立王朝後,帝王們便開始研究以人工防腐製木乃伊,他們將清空內臟的屍身泡在天然碳酸納中,2個月後取出拭乾再纏上多層麻布,裝入2~3層的棺木,再藏在堅固又如迷宮般的金字塔裡。

埃及人的棺木多造成人形,一般只有2層,外層叫槨、內層叫棺。帝王或有錢人的則有多層,最外層還加上以王像打造的黃金面罩,並準備許多珍貴物品陪葬,以供來世之需,於是便成了盜墓集團目標。漸漸地,盜墓在這裡成了一種行業,帝王谷裡還有個乞丐村,其實就是盜墓村。

所有帝王陵幾乎無一倖免,除了圖坦阿蒙王陵。這個18王朝的年輕國王,陵墓在1922年為考古學家發現時,是最完整、也是唯一未被盜的王陵。據說這和墓室裡的一塊咒匾有關,匾上的咒語寫著:不論是誰騷擾了這位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就會在他頭上降臨。據說這些考古人士回去後,竟然個個先後離奇死亡……。

多神信仰 造型守護神

洛克索位於上下埃及之間的尼羅河岸,古名底比斯,是中古王朝時期的國都,距開羅約671公里。這裡最吸引人的就是帝王谷,尼羅河西岸被稱為死者之都,就是這座山谷,谷內草木不生,放眼盡是大片岩石砂土。谷中有64座新王國時代國王及貴族陵墓,但大部份都被盜掠陪葬品的盜墓者挖開過。墓穴穴道深邃,兩旁的壁上繪滿彩色壁畫,都成了後來紙草畫模擬的主題。

上古時代埃及人信仰多神教,算來約有2千多位神祇,他們認為人類有2個靈魂─「巴」和「卡」。巴是近似現代人說的靈魂;卡則是在人死後會守護自己的神靈,因此埃及人塑造了守護神,演變到後來隨著神的人格化,大部分的神皆成獸首人身或人首獸身的古怪型態。如吉札3代金字塔有一座聞名於世的人面獅身─Sphinx,史芬克斯的臉有傳說是卡弗瑞王的容貌,一說是太陽神,無論何者,至少讓人理解人面代表智慧,獅身則是權威、力量的象徵。埃及的人面獅身不只一座,在古王朝的國都孟斐斯,神廟前也有一座,另外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和洛克索的博物館內也各收藏了一座,只是造型並不完全一樣。

守護神也有鷹形的,鷹神荷魯斯(Horus)胸前飾有名為「拉」的太陽圓盤,祂是冥界之神奧西烈斯和妻子伊希斯的兒子,也是19王朝第三代法老拉姆西斯2世的守護神。名叫阿奴比斯的黑狗是化身犬形的王陵守護神,當圖坦阿蒙王陵被掘開時,首先發現的就是阿奴比斯神坐在櫃子上,牠的眼睛鑲著黑曜石,在黑暗的墓室中發著異光,狠狠瞪視著闖入者!

無所不在精神寄託 神殿

埃及的神殿一直是人民精神的寄託,每座重要城鎮都有神殿,每座金字塔或王陵也都有其專屬神殿。如階梯金字塔附近就有沙卡拉神殿,其他的帝王陵墓也一樣有祭殿,尤其在墳墓都市的沙漠區最多。

直到18王朝繼位的阿曼諾菲斯1世想出把陵墓與祭殿分開,即可避開盜墓者耳目,於是第三代的杜德摩西1世便實踐了它,把墓造在人跡罕至而不易發現的地方;相反的,祭殿則建在醒目的地點。以後歷代國王都仿照他把墓建在距墳墓都市5公里的石灰岩山峽內,這山峽漸漸地便成了王陵所在,也就是今日的帝王谷了。

而今在墳墓都市的祭殿多已毀損,殘留下來的只剩拉姆西斯2世、3世以及哈屈素女王的祭殿。有埃及武則天之稱的哈屈素女王,其祭殿以高聳的岩山為背景,造型完全不同於埃及傳統的神殿建築。

卡納克神殿是全埃及規模最大的神殿,也是底比斯的主神殿,因為是12~20王朝的法老們捐給太陽神阿蒙的,所以又叫阿蒙神殿。這座神殿共有10個塔門,第一塔門前參道兩旁有座非常雄偉壯觀的公羊頭獅身像,是保護底比斯阿蒙神的聖獸。此外在群柱廳裡有16列134根聳立的大圓柱,柱面有精美的浮雕。由神殿參道朝南走可以通到洛克索的第二座著名神殿,那就是洛克索神殿。大塔門前原有一對埃及方尖碑,如今只剩一座,另外一座被當禮物送到法國,現立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上。

旅遊資訊

◆航班:無直航航班,需至第三地轉機,可搭乘新航(從新加坡轉)、大韓

(從首爾轉)、埃航(從曼谷轉)等。

◆時差:慢台灣6小時。

◆匯率:1美元約兌換5.56埃及鎊。

◆簽證:參加團體可在埃及辦落地簽,但行前需將個人資料先經旅行社送至

埃及辦理。

◆語言:阿拉伯語、英語。

◆相關資訊:埃及觀光局:http://www.touregypt.net/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