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台灣過年

2009/02/11 06:00

◎庄腳人

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都有它的時代背景。例如拙文的題目「台灣過年」,指的是日治時代陽曆(新曆)過年,台灣人稱它為「日本過年」。因為日本人過的是陽曆年,而台灣人所過的是陰曆年(有人說舊曆或農曆)過年。當時台灣人與日本人的過年,不但時間有差異,過年的諸多形式與習俗也都不同。

台灣的過年從農曆12月24日「送神」以後,就開始有過年氣氛,據長輩家人說,「送神」這項儀式,是指家家戶戶的灶神會上天去面見「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向其呈奏家中人口在那一年的言行作為。從那天開始,家裡的垃圾就不能拿到屋外倒掉,要等到元月初四「接神」那天,才能將去年12月24日以後累積的垃圾加些年糕等祭品果類及金紙,放入「畚箕」拿到屋外丟棄。在當時以為是當然的習俗,就現今觀念來看,不但是有礙環境的汙染,也可能遭到環保單位開單處罰。

台灣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做甜糕(年糕)、菜頭(蘿蔔)糕、發糕、菜包等糕點類。尤其在蒸甜糕(年糕)的時候,家中大小人口都不能在廚房裡說出不吉利的話語。蒸發糕也是件重要的事,傳統中認為觀看發糕蒸熟後「發」的狀態,就可以預測家中來年的運勢。然而,現今家庭幾乎都沒有蒸各種糕點的蒸籠設備,而且現在的職業婦女忙於工作,應該也沒有做各種糕點的方法與手藝。有的家庭為了拜拜,選擇到市場購買糕點來應付民俗形式,甚至有的根本不在意,將一切都免去。

早期吃年夜飯主要是希望能團圓圍爐,就算是在他鄉工作謀生的子弟,也會排除萬難回家團圓。萬一有不得已的原因無法回家,吃年夜飯時,家人也會為不能返家的子弟在飯桌上擺一副碗筷,以示全家團圓。然而所謂「圍爐」是指飯桌下放個燒木炭的烘爐,以表示熱氣騰騰,並祈願新的一年家運也能如此順利發展。

筆者觀察近幾年的年節氣息,有愈來愈淡薄的趨勢。有些人在年關以前就攜眷出國旅行,絲毫沒有所謂團圓與圍爐的風俗意識;有人的年夜飯則到飯店裡吃,並在飯店宿泊過年;有些家庭的年夜飯,則是先向餐廳預訂送到家裡。早年吃完團圓的圍爐飯後,說吉祥話、發紅包、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現在好像幾乎是子女送紅包給父母的居多。這是因為醫藥發達,居住環境改善,致使父母的年齡多數能延長到七、八十歲以上,並倚靠子女奉養。早期為人父母者,到五十歲就算是老人了,所以早年父母包壓歲錢給幼小的子女,是很自然的事。而現在已經能賺錢的子女,在過年包紅包給年邁的父母,也算是應該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