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反叛的凝視〉6之4 亞特蘭大:四十年之後

2009/03/24 06:00

金恩博士紀念公園位於亞特蘭大,這座城市的種族問題距離金恩的夢依舊遙遠。(攝影◎張鐵志)

文◎張鐵志

2008年4月初,我們來到亞特蘭大的金恩博士紀念公園。這幾天,正好是金恩博士逝世四十週年紀念日。

1968年4月3號,金恩博士來到曼菲斯支持一群清潔工的罷工行動。他的飛機被恐嚇放置炸彈。這當然不是金恩博士第一次生命遭到威脅,但他總是無所畏懼。

子彈依然無情地4月4日傍晚6點穿透他的身軀。

這個紀念公園是金恩博士長大的社區。展覽中心對面是他受洗,並成為牧師的教堂。再走幾步,是他出生、成長的家。

五○年代中期到1968年,金恩博士帶領民權運動衝破各種黑白種藩籬;那時還是小孩的歐巴馬在四十年後,站在金恩博士的肩膀上,成為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美國的黑白種族關係似乎往平等邁向一大步。

但是,亞特蘭大這個金恩博士成長的南方城市改變多少呢?

現在的亞特蘭大市是美國重要的商業城市;財富雜誌所列出的百大企業有超過四分之三在這裡有辦公室。但入夜之後,商業鬧區卻宛如死城。坐上捷運,會發現乘客幾乎都是黑人為主。所以有人把這個捷運名稱MARTA五個字母,戲稱其代表的意義是「Moving Africans Rapidly Through Atlanta」(快速運載非裔美國人穿越亞特蘭大)。因為白人都開車回到他們郊區的高級住宅。幾個高級社區,為了防止黑人藉著MARTA到達他們社區,而反對和MARTA連結,蓋起自己的捷運。

顯然,這個城市,或者美國,還是一個黑白嚴重隔離的社會。顯然,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還要走很遠才能達成。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