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在網路上建立一個新世界

2009/12/23 06:00

◎王丹

今天我們人類面對的最大的變化,就是在舊有的現實世界之外,出現了一個新的世界,那就是建立在網路基礎上的虛擬世界。愈來愈多的人,每天花愈來愈多的時間在網路上;愈來愈多的社會交往,不是通過面對面的溝通,而是在網路上進行;愈來愈多的社會事務,是經由網路來決定的。這其實給人類的生活形態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也為社會發展的進程帶來很多的可能性。過去我們比較多注意到的,是虛擬世界的經濟意涵,包括網路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但是,在社會與政治等大眾參與的領域,虛擬世界也必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以仍舊處於後極權社會的中國為例,在舊有的現實世界中,我們已經看到,今天的中共當局,是不可能主動開啟民主化的大門的。由於他們掌控了全部的政治和經濟資源,在現實世界中的民主化道路一定是漫長而艱難的。但是,以網路為基礎的虛擬世界中,威權的統治因為面對新的環境無法發揮像現實世界中那樣的作用,這就為公民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今天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有關民主化的呼聲,以及維權運動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是倚賴網路來進行的。儘管當局也認識到網路對舊政權的威脅,但是科技發展的本質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阻絕這樣的自由交流。

而中國民主運動面臨的考驗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利用網路,重新去傾聽和結合民意,並在網路的基礎上集結民主力量,以類似社群民主的方式,以網路群組為單位,推動和實踐民主社會的發展?如果這樣的社群愈來愈多,而這樣的網路上的社群致力於推進民主討論,以及遊戲規則的制定,借助於虛擬世界,中國人完全可以在解決現實面對的舊政權之前,自己先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先來開啟中國的民主化道路。

類似的可能性不僅僅限於政治轉型方面。即使是在一個轉型後的社會,比如台灣,虛擬的世界也可能成為新的社會運作的槓桿,這表現在公民社會的新的平台上。以往的公民社會發展,借助於選舉,集會,教育,廣播電視等平台去凝聚和散發社會共識,或者動員社會能量。但是就像連鎖咖啡店會吃掉獨立的小咖啡館的生意一樣,龐大的社會力量集團,往往使得獨立的、偏重弱勢群體的力量被吸納進主流體制之中,否則便無法生存或被看到。但是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各種規模的力量都可以自我生長、自由生存,不需要借助巨無霸一般的網站的庇蔭。也就是說,公民社會的平台更加寬廣,幾乎是無限使用的資源,這可以使得公民社會發展的多元性更加發揮作用。

總之,我相信,網路的虛擬世界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我們人類現在還在逐漸開發這個無限性的過程中。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在網路上,建設起一個新的世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