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細說電影看板業興衰

2009/12/30 06:00

記者陳維仁╱專訪

不少新竹人對於電影看板的回憶,可能都出自魏榮欣之手,出身電影看板畫師的風城畫家魏榮欣,不僅熱愛繪畫,對音樂也有濃厚興趣,曾與同好自組樂團,且熱中接觸各種先進樂器。

魏榮欣說,往昔一部電影放映時間通常為一星期,當時一到兩天就要為一部電影繪製好宣傳看板。舊時繪製電影廣告看板,皆依照片內容放大描繪,相似度高、色彩漂亮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有時光是主角臉孔大小就有十幾尺長寬,功力高低一眼就可看出。然而曾興盛一時的電影看板廣告業,因時代進步,早由電腦作業取代,人工電影廣告看板繪製也已消失。

魏榮欣繪製過的電影看板中,包含各國影片,其中《十誡》、《國王與我》、《桂河大橋》、《007》系列等賣座影片讓他印象特別深刻,而繪製過的影星中,奧黛莉.赫本、史恩.康納萊、三船敏郎等人,都讓他記憶猶新。

魏榮欣回憶,電影廣告看板通常以四單位為完整一組(四張高、長分別為七尺、十尺的畫板組合成一組電影宣傳看板),而電影院門面宣傳地段多被切割成三組,分別設置當天放映、下檔放映、下下檔放映電影看板。有時電影院老闆也會依影片重要性決定看板大小,甚至將全部看板立面都宣傳同一影片,由於繪製比例加大,對看板繪製工作者也是一大挑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