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張美都寫村史 建立古員林常民文化

2010/02/09 06:00

張美都(左)編寫《南門大腳印》,員林鎮長吳宗憲鼓勵大家找回古員林的常民文化。(記者顏宏駿攝)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

彰化縣靜修國小老師張美都纂寫員林村史《南門大腳印》,由員林鎮公所出版,昨日舉行新書發表會,該書收錄許多早期員林街南邊的常民文化,其中包括「亞麻會社」興衰史。

張美都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曾聽聞員林演藝廳一帶,日治時期被稱為亞麻會社,但她無法拼湊整個工廠的樣貌,直到這次書寫《南門大腳印》,採訪彰師大教授鄭靖時,得知其父鄭慶謙當年曾擔任亞麻會社廠長,透過鄭教授的口述,逐一拼湊出亞麻會社的原貌。

她表示,亞麻會社占地十餘公頃,當地農民種植篦麻及黃麻,做為食用油或粗厚的麻繩及裝米的麻布袋之用,由於廠區煙囪高聳,常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戰後亞麻會社轉型為儲放倉庫,1953年政府以廠區北方土地做為員林家職(現員林家商)校地,後來陸續興建簡易法庭、員林演藝廳、愛買百貨,逐漸成為員林鎮最重要的生活機能中心。

《南門大腳印》總計12萬字、350張照片,員林鎮長吳宗憲表示,對歷史尊重,是進步城市的象徵,可惜耆老日漸凋零,歷史的保存有其急迫性,希望有心人一起找回古早員林的點點滴滴。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