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眼淚中的轉型正義

2010/02/10 06:00

◎王丹

上週,應Freddy之邀,參加了鄭文堂導演即將於3月份推出的最新台語電影《眼淚》的試片會。看過的感受,完全可以用二個字全面概括,那就是:震撼。

這是鄭導「轉型正義三部曲」的第一部,主題是員警。故事本身倒不是很複雜:一個曾經在業績壓力下,動用刑求製造冤案的員警,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一直背負沉重的內心負擔和良心譴責,不僅低調去照顧受害者的家屬,而且在打擊犯罪的工作中表現正直,給外界一個好員警的形象,但是,最終還是受到黑社會和受害人家屬的報復,慘淡結束了一生。一個以正義自居的好員警,也曾經有過與國家暴力同謀的壞員警的過去,這樣的人,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下,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呢?

做為一個長期關注嚴肅社會議題的導演,鄭文堂要表達的是他對「轉型正義」這個社會工程的看法。正如電影介紹上寫的:「代誌沒解決,原諒無可能」。但是,我們暫時拋開意識形態的層面不談,我認為,僅就做為一種表現藝術的電影來說,這都是一部十分令人讚賞的作品。尤其是男主角蔡振南的表現,真是令人讚歎:他成功地刻畫了這個好員警與壞員警糾結在一起、歷經滄桑而壓抑了很多情緒在心中的中年男子的內心掙扎。在看慣了那些靠臉蛋走紅而冒充演員的偶像明星之後,能看到這樣實力派演員的功力深厚的演出,那種心情,不難想像是何等的振奮。我個人認為,蔡振南在本劇中對人物的詮釋,是完全應當得到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肯定的。此外,鄭導的鏡頭下,展現了一個鮮活的、中南部的、底層的、庶民的台灣社會,對於看慣了台北都市圖像的我來說也是震撼的原因之一。我們太久沒有看到這個社會令人沉重的一面了,那些暴力的、那些不公正的,還有那些需要全社會反思的歷史,似乎都在電影的世界裡消失了。感謝鄭導,能用這樣一個精采的表達方式展現出這個社會另外一面的真實。

做為「轉型正義」三部曲的第一部,鄭文堂並沒有去處理白色恐怖這個政治性的轉型正義議題,而是從員警執法的社會層面入手,我認為這是很值得肯定的努力。關於轉型正義的議題,我一向認為過去的討論太政治化,反而不利於這個議題的深入進行。其實在社會層面,也有很多轉型正義的面向要去處理,這些面向涉及的是人性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問題,因而來得更加復雜。同時,這也是政府和國家權力無從處理,而需要公民社會本身來處理的問題。把轉型正義的關切點擴大到社會層面,才有可能進一步引導社會走向討論並取得共識。的確,對於任何社會來說,不去觸碰歷史的傷痕的心態都是自欺欺人的,台灣也不例外。而通過藝術的方式去處理,其實是風險相對較小的方式。

台灣獨立音樂協會將一反新片先在台北試映的慣例,展開全台巡演《眼淚》運動,建議大家不要錯過這部電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