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論火鍋.下

2005/12/21 06:00

◎焦桐 圖◎吳怡欣

吃來吃去,我猶原鍾情於酸菜白肉鍋,熊熊爐火,熱情般滾沸圍爐者的情誼。東北連接著酸白菜,白肉連接著滿族祭祀。《奉天通志》記載滿族的冬令傳統筵席「野意火鍋宴」,顯見初期的東北火鍋即食材豐富。我想像那湯鍋飄香,食者紛紛將嫩鹿肉片、嫩?包肉片、嫩野雞片、嫩野羊肉片、嫩黃鼠肉片,和發好的鹿筋、蛤士蟆入鍋汆煮,再加些干貝、魷魚、豬肉片、魚片等等涮熟,吃的時候蘸芝麻油、芥末、醬油、香醋、腐乳汁、韭菜花、粉皮絲、菠菜葉等佐味。

酸菜白肉火鍋接近野意火鍋。東北的漬菜火鍋為黑龍江特產,標準鍋底是雞湯,加上酸菜鋪墊,將五花肉切得極薄,這兩種食材乃精神標誌,其他各式肉片,或蟹、大海米、粉絲、鹹香菜之屬俱為陪襯,鍋身則須使用設有炭筒的特製鍋,銅質、鐵質皆宜。不過,鍋具是有幾分講究的,一般使用傳統的碳燒鍋,中間為爐膛火口,爐子裡置點燃的木炭;爐膛需大,由小煙囟上的圓鐵蓋控制火勢;爐槽需寬,以容納豐盛的菜肴。整體線條需圓滑流暢,才是值得欣賞的造型。

「圍爐」和「坊間」較講究裝潢布置,相對缺乏一般酸菜白肉鍋常見的嘈雜和熱度。前者尤其顯得安靜,常有一些外國人來用餐。此店頗諳現代餐飲的行銷管理,設計有套餐,一個人也能品嘗道地的酸菜白肉鍋,這是我嘗過最清淡的東北鍋,裡面有最溫和的酸菜,酸味頗淡,可能用的是熟醃法。調味料在酸菜白肉鍋中扮演要緊的角色,「圍爐」的調味料「萬有全」一樣,有十五種供選擇,我還是偏愛傳統的「老七樣」──芝麻醬、腐乳醬、韭菜花醬、辣油、醬油、蝦油、香菜,目前流行的調味料以沙茶醬最不適合東北火鍋,店家體貼不同的食客,胡亂提供,徒然害了老七樣的美感。

「圍爐」的燒餅結構紮實,韭菜盒也迷人;就是缺乏一種火鍋的熱度,一種喧鬧的氛圍,吃食環境和普通餐廳無異。蓋吃東北火鍋不能太溫柔,得帶點野性才夠味。此外,侍者總是迫不及待似地將桌上的白肉全部放進鍋內,那是煮豬肉,失去「涮」的基本精神。

江湖上早就盛傳「坊間」的酸菜白肉火鍋,店家原先在中和營業,後來遷移到竹北,饕客跟著追到竹北。老闆強調其酸白菜以自然發酵,絕不添加洗米水、酒來催促發酵,且採形狀較小較圓的黃芽白,漬後酸味溫和柔順。每年五月白菜盛產,店家就預買八百至一千斤醃起來。

一家店一年買百千斤的白菜實在不算多,北京人每逢大白菜上市,五口之家買個幾百斤是尋常事,我曾在胡同裡看他們購買、囤積大白菜的盛況。北京人醃大白菜是豎切整棵菜,一破為四,醃好後,菜色呈半透明狀。古詩文稱大白菜為「秋菘」,《光緒順天府志》載:「黃芽菜為菘之最晚者,莖束如卷,今土人專稱為白菜。蔬食甘而腴,作鹹薺尤美。」鹹薺就是醃漬酸菜。除了酸白菜,「坊間」的豬肉片似已醃過,整齊排列在鍋中,並未讓食客自己涮。此外,凍豆腐、汆丸子,和燒餅、軟炸里肌都相當美,老闆說這汆丸子選用夾心肉絞成,再加蛋調味,摔打成形。

從前我較常去「勵進餐廳」,此店原為台電的員工餐廳,在台電宿舍區內,只有店門口掛了一塊小招牌,別無明顯標誌。初次從和平東路的巷子進入,往往會懷疑走錯路了。店家專營酸菜白肉火鍋,無限量供應招牌的酸菜和三層豬肉片,另有牛肉、羊肉、凍豆腐、豬血、蔥油餅,和一些涼菜如肉凍、豬耳朵凍、炸肉丸、排骨酥、榨菜粉絲。

白肉的正確做法應先在冷水鍋裡煮至八分熟後撈起,再冷凍嚴實,如此肉片才顯得光滑舒展,吃起來肥而不膩,鬆軟鮮嫩;下鍋前取出刨成薄片,在沸湯裡一涮,立刻卷縮成熟。

勵進的白肉並沒有這道工序。也許是生意太好,餐廳裡總是鬧哄哄地像大食堂。那老闆不論寒暑總是頭頂回帽,在餐廳顧盼巡視,糾正食客的吃法。十幾年前我首次去,才將兩盤肉片倒入鍋內,他一個箭步衝過來喝止:「吃肉要一片一片放進鍋裡涮,不能一下子全部倒進去煮,你吃東西這樣粗魯,將來回大陸會丟人現眼啊!」眾目睽睽,害我覺得很沒面子,差點惱羞成怒;可那血腸實在好吃,只好委曲求全地,繼續吃血腸。

白肉血腸乃滿族那氏首創,1872年,那吉有在大東門里開設了一家專賣白肉血腸的餐館,立號「那家館」,他選料精、製作細,聲譽鵲起。其白肉選用新宰的五花硬肋,調料,急火煮沸,再移文火汆透,膘肥不膩,薄如紙帛;血腸則是將澄清的鮮豬血加砂仁、桂皮、紫蔻、丁香等料攪勻,調和鹽、味精、水,灌入豬腸內煮熟,吃起來脆嫩綿軟,不膩不糊。當年勵進的血腸自然無臻此境,不過老闆的自我感覺良好,他很得意加了高粱酒調味。遺憾後來竟連血腸也不做了,沒有血腸的酸菜白肉鍋已大為遜色,餐廳也不再值得驕傲。人是有自尊的,下次那老頭膽敢再當眾糾正我的吃相,本人肯定他媽的回敬粗話,翻他桌子。

我吃過最美味的東北酸菜白肉鍋是藝術家程延平所烹製,他乃卓蘭全人中學創校的校長,東北望族之後,外形酷似奧薩瑪. 賓拉登, 望之儼然, 個性卻非常三八,一見面就會開玩笑。校長加工的酸白菜訣竅是切絲,他切白菜如創作,一絲不苟,卻慢條斯理,顯然荒廢廚事久矣,建議他經常下廚宴客。

●現代人重視養生,菇蕈的熱量低、纖維多,鮮嫩可口,逐漸成為火鍋的要角。

「佰菇園」與埔里農場合作,可謂專業的菇蕈鍋,我一個人去吃常點食其招牌套餐。那鍋湯果然非同等閒,乃以烏骨雞、靈芝、枸杞、紅棗,和各種時令菇蕈,諸如雞棕蕈、雞油蕈、姬松茸、白蘑菇、巴西蘑菇、香菇、大腳菇、牛肝蕈、猴頭菇……使得蔬菜盤在眾菇之前失色。

前菜的杏鮑菇沙西米、香菇絲、香菇酥先已令人驚豔;做為主食的佰菇餃和蘸煉乳吃的小饅頭也很特別,我尤其愛佰菇珍飯,口感頗似日式鮭魚子蒸飯的做法。也許是一口氣吃太多菇蕈,唯一的牛肉盤對比出鮮甜的滋味。

火鍋最要緊的往往是湯底,美味的湯底乃店家不傳之祕。一樣的霜降牛肉,在普通的湯鍋裡涮,還得依賴蘸醬調味;涮進「天香回味」鍋竟產生奇妙的韻律感。

「天香回味」是一種養生藥膳鍋,強調「固本培元、養顏美容之功效」,聲稱「68種天然植物精煉宮廷御膳」,味道非常濃烈,初次去我是在離店二十米外即聞到火鍋飄香,循香抵達。

「湯裡放了哪些香料?」問了也白問,制式的回答是包括當歸、決明子、白荳蔻、甘草、枸杞子、良薑、大茴香、辛夷、黨參、肉蓯蓉。店家印製的傳單中附會傳說,謂湯底乃成吉思汗怎樣為了強壯軍民體魄,命人研發成功,並怎樣怎樣列為皇家最高機密;後來不知如何失傳,現在又如何如何因緣際會幸獲祕方,講得好像武俠小說裡的祕笈。我從不知道成吉思汗竟如此充滿學術研究精神,又如此重視飲膳之道;然則火鍋好吃,應該還不至於吃了就能讓帝國稱霸地球。

店家自製的火鍋料如魚丸、天香粉和「蒙古包」都頗有滋味,蒙古包的外皮用大豆製成,內餡是香菇、筍和豆腐,遠勝市面上常見的蛋餃。此外,他們的「金絲戀餅」也遠勝尋常的蔥油餅,服務員神祕兮兮地說,這餅是老闆從蒙古學回來的技術,從不外傳。一般強調養生藥膳,多距離美味很遙遠,「天香回味」融合繁複的口感,辛辣鹹鮮,直追朝鮮族的「神仙爐」。兩種鍋都帶著抗寒袪濕拒風的意義。

●近年台北流行的起司鍋、巧克力鍋、布根第鍋,都屬瑞士火鍋,個性則不慍不火,鍋小火微,帶著幾分古典的名士氣。瑞士鍋都叫風度(fondue)鍋,即火鍋的意思。

有一次莊伯和、張瓊慧伉儷就在家對面「瑞花餐廳」宴請我們,情韻特別。瑞士火鍋的概念迥異於我們熟知的涮煮方式,一般使用細長的叉子烹食,或蘸醬或烤或炸,就是不用煮的。起司鍋乃是將乳酪和白酒在鍋裡熱融,滾沸時看起來像乳酪糊,蘸結實的全麥麵包、花椰菜、馬鈴薯、蘑菇、牛肉吃,蘸海鮮也不錯。

巧克力鍋則是煮巧克力成濃汁,加入紅葡萄酒調味,乃餐後甜點,常用來蘸偏酸的水果,或較鬆軟的麵包。兩種鍋都非用來沸煮食物。

布根第鍋的「湯」底是一鍋植物油,用來炸食材。另一種「瑞士帽」外形接近韓式銅盤火鍋,是唯一有高湯做底的鍋,不過湯也不多,主要還是中間凸出的帽緣,用來燒烤肉品。

瑞士鍋有點像《老殘遊記》裡的「一品鍋」──平底銅鍋下有一鏤空花圓圈,架住此鍋,圈中的敞口大杯裡放高粱酒,用以點燃加熱,功能像酒精燈。我總覺得這些瑞士鍋還不能算火鍋,主要是缺乏將生的食材沸煮的過程。

可能是長年鼻塞,我吃火鍋饞不擇時,所幸現在的涮涮鍋店到處皆有,一個人開鍋很方便,冷氣也都開得很強,無虞燥熱。遺憾火鍋店雖夥,美味的卻不多。

一般火鍋店所提供的火鍋料無非魚餃、蝦餃、蛋餃、蟹味棒,及各式魚板、丸子等廉價加工品。如此缺乏想像力和創意,是一種集體怠惰,非僅不健康,更使火鍋庸俗化。我不理解,何以那麼多人吃火鍋時總是另備一大堆冷葷、熱炒,甚至大菜。這真是壞習慣,火鍋就是火鍋,簡便而隨意,怕分量不夠,多備涮料即可。

吃火鍋葷素皆宜,豐儉隨意。我在家製火鍋湯底,歡喜加進一隻螃蟹、兩片榨菜,能有效提升湯頭之鮮美。至於蘸醬,基礎是醬油,也不可忽略切得極細的蔥末,若能加一點柚子,滋味更美。

火鍋可能是各種料理中最能增進感情的,在人情日益澆薄的年代,大家應該常一起吃火鍋。大學剛畢業時在《商工日報》上班,有一天晚上錦郁的父親在報社對面的日本料理店宴請女兒、女婿,阿騰帶我去飽餐一頓。至今難忘那清澈的湯鍋,鍋裡的嘉?魚頭和豆腐、魚板、青菜,對一個窮讀書人,有著一飯之恩的滋味。

我還是覺得燒炭的火鍋較有味道。電磁爐煮火鍋沒有火,雖則省事方便,情趣不免蕩然。大家圍坐在小火爐前,看那炭星迸落,火花流溢,每個人都是廚師兼食客,邊涮邊吃,葷素完全由自己掌握。這是烹調之處,是吃食的地方,更是一個團圓的所在,蒸氣升騰,爐邊閒話、小酌,添湯續料,從來不會缺少歡笑聲。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