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失去洞穴〉 人偶

2011/07/05 06:00

◎韓麗珠

我記得那個清晨,跟某個重要的人談了一席長久的夜話,睡醒之後,收到一個短訊︰「他去了,在昨夜。」他的親人如此留言。我不認識他的親人,但他是我的父親。

「父親」是一個名詞。如果把頭探進去,那就是一個深邃的缺口。讀《放下心中的牛》,一行禪師說,父親是孩子的歷史,也是孩子連繫祖先的中介。我卻無法想起太多關於父親的事情,只是記得在童年的開端,他把我心愛的毛偶,從窗子扔到街上去。「以免吸入過多的人造毛。」他說。我只能呼叫,發出各種無意義的語音,始終無法表達怨憤和難過。以後,最深刻的痛苦,都無法通過語言說出來。但如果我不相信佛洛依德的說法,又怎能把日後的壓抑,全都歸咎於背著「父親」這個名詞的人?而個人的歷史又是什麼,如此細碎和斷裂,甚至無法勉強拼湊成一塊。

但我終於還是踏進了靈堂,而且符合了自己和別人的期望,順利地流下了眼淚,沒有人知道,那些眼淚並不是為了那具已被靈魂離開了的身體,而是對於置身於一群陌生的而稱為「親友」的人中間的委曲。我便同時分裂成好幾個人,其中一個穿著黑衣在照片前鞠躬,另一個事不關己地旁觀著一切,還有一個在靈堂前不斷繞圈子,並沒有走進去。在死亡和出生之前,人們只有被選擇的餘地。

那一夜,在靈堂前,我發現原來失去和存在是那麼相似的一個空蕩蕩的洞。我被告知我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東西,我知道失去了,但無論如何也沒法切實地感到失去是一件怎樣的事情,就像把臉面朝向那個漆黑的缺口,讓風微微地刺痛自己的皮膚和眼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