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輕言之前

2006/01/19 06:00

〈九彎十八拐〉

◎黃春明

現代生活愈來愈繁複細分,調查這一門工作也愈來愈重要起來。做大本生意的,需要市場調查;大眾傳播媒體,要了解閱讀或收聽、收視率,要調查;政治性的事物,例如老百姓對目前台灣社會環境的滿意度,更需要深刻調查。調查的目的不一定和對象敵對,求得百戰百勝,但是要百試百順,還得必須知己知彼,所以就得調查。

抽樣、統計、分析等等是調查工作必要的程序。現在電腦發達、調查的規模可大可細密,在計算與相關係數檢證、修正的時間可大大縮短。選舉本身就是一種全面性的調查。其實社會性的意見調查,抽樣的對象,他本身也對社會有他個人的經驗,當他被問卷問及有關社會諸項的看法時,他直覺地說出一己之見;直覺除了感官之外,它是根據人腦儲存的經驗,比電腦更微妙的運作,不用操作就能及時回答問題,速度極快。對他個人而言,他的答案談不上精準,但已八九不離十的地步,絕對可以代表他個人的看法。這種看法多了、普遍的話就有它的代表性,而具體突顯問題的可信度。

就拿一般人對台灣社會的滿意度而言,相信不少單位都做過相關的調查,結論差不多都以負面為多,結果調查歸調查,不知為什麼,台灣社會問題的事態,只見它一直惡化下去。其實有關台灣的社會環境,用不著調查,就憑當政者個人的直覺也可以得到清楚的答案,只是他們不好意思表示自己的看法而已。

今天有多少人在家人的面前,或是友人相聚的場合,時不時就會聊到台灣的社會問題。不少人很容易一張口就吐出對台灣社會的怨歎,表示失望,甚至於說:台灣沒救了……之類的輕言。言者理直氣壯,聞者還點頭表示頗有同感,且不說這般的言談的是非,其普遍的現象一定有它的條件使然吧。

從政治層面看,說我們是民主國家、民主社會;因為我們民主化的時間不長,且先不說民主的文化素養,單從我們的選舉來看,就知道我們連民權初步的民主知識都非常欠缺,以為選舉就是民主,每次的選舉就給整個社會捲起大風大浪,教社會大眾捲入巨大的漩渦中,昏頭轉向變成集體乩童,呈現集體歇斯底里的狀態。難怪年紀大的曾當過臣民的老百姓,錯以為原來民主也是洪水猛獸。

台灣的治安最是叫人不安。各種各樣的犯罪花招,層出不窮,犯罪率節節升高,犯罪年齡愈降愈低;日前還查緝到十五、六歲的少年犯,竟然握有一把烏茲衝鋒槍,為什麼?帥呆了!還有金融界合法設下天羅地網,利用窮人的人性弱點,大量獵殺卡奴,比在山上設陷阱捕殺野生動物還要血腥。老百姓為奉行神聖的受教育義務,把子女送進學校受教育,但因教育機構的泛政治關係,把小孩子當白老鼠,從政策到教材,改來改去,小孩子被教得一代不如一代。所謂的重視文化藝術,卻以暴發戶辦喜事的心態,花大錢舉辦隔天就成為垃圾的活動,誤導老百姓的認知。還有多如過江之鯽的大學生,多如在潮頭跳躍的碩士,然而,學院培養他們給社會的回饋成了什麼程度的比例……?

但是我們必須知道,要求一個社會趨向美好,不能全靠政府,其實最大的力量應該靠我們每一個人才對,如果我們一味批評社會,將責任歸咎給政府當政者,那未免太小看我們自己的重要性,並且還患了「吃西瓜偎大邊」的既得利益者的大毛病。社會是不完美的,因為不完美我們才有用。這裡想舉一個例子做比喻。一對養有殘障或是喜憨兒小孩的父母親,說真的,對這樣不幸的小孩將來能抱有什麼希望?但是他們仍辛苦盡心盡力地養育這樣的孩子,有人說那是上帝送給他們失去翅膀的小天使──何況台灣的社會還有很大的可能。再說,我們是台灣養育長大的,她就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母親患有重病,誰敢拋棄她?我們希望台灣好,就必須各盡本分參與,千萬不可輕言台灣沒救。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