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華勒斯小鎮故事─美國愛達荷州

2011/11/28 06:00

銀礦博物館展示不少採礦器具、設備及礦業發展歷史。

記者莊士賢/美國報導‧攝影

礦業開採而繁華一時的華勒斯洋溢美式小鎮風情。

「華勒斯(Wallace)在19世紀中期因開採銀礦、金礦而繁華一時,鎮上19世紀的建築隨處可見,並為美國政府列為歷史保護區……,當抵達位在愛達荷州北部的華勒斯,眼前典型的美國小鎮景觀,很貼切旅遊資訊上的介紹,我也不禁迷上這裏的復古懷舊情調,以及可愛的小鎮風光。

火車站博物館外觀優美,館內展示當時火車站景觀。

◎因採礦發展 銀礦含量豐

Sierra Sliver導覽員在坑道內會示範採礦作業。

在美國礦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華勒斯,城鎮發展興衰與當地礦業息息相關,認識這迷人小鎮可從其背景故事著手。19世紀中期,華勒斯與鄰近地區發現地底礦脈蘊含金、銀、鉛、鋅、銅等豐富的礦物資源,其中又以銀礦最豐沛,從1880年代至1980年代的全盛時期,銀礦開採量逾10億盎司,也因礦脈資源豐富,華勒斯在20世紀初成為全球礦脈最豐沛的礦區之一,採礦熱潮也促使華勒斯蓬勃發展。

1980年代後,銀價持續下跌導致銀礦開採量跟著減少,華勒斯在歷經約1世紀的風光全盛時期後也走向落沒。據悉,在礦業開採全盛時期華勒斯人口數約4,000人,現今則是700多人,然而,儘管礦業開採不復往日盛況,但華勒斯的礦業開採並未停頓,時至今日依然持續進行採礦,地底所蘊藏的礦脈也依然豐沛,預估還可再繼續開採至少100年。

現今的華勒斯,雖然沒有昔日的繁華熱鬧景象,但迷人又可愛的小鎮情調別具一番韻味。小巧的市區徒步探索最為理想,棋盤格規劃的市區街道,南北走向從左至右依序是1街~7街,東西走向由上至下依序是River街、Pine街、Cedar街、Bank街,大致說來,5街~7街之間是主要的商業區,商店、餐廳、博物館等聚集,也是遊人走逛的主要區域,1街~5街之間則多是住宅區。

◎小鎮人少安靜 漫步閒情流洩

範圍小巧的數條街道,快步瀏覽或許1個多小時就可走遍小鎮市區,慢逛細覽花個半天時間也不嫌多,還可細細品味這裡的小鎮風情。走在寧靜街上,來往行人不多,有時街道上空蕩蕩再加上周遭安靜無聲氛圍,差點以為自己身在無人的空城中!當走進店家,明顯感受到「人氣」,心中打趣想:這個可愛小鎮,該不會居民、店主比遊客多吧?

瀏覽街旁建築,很多是興建於19世紀或是20世紀初的歷史建築,像位在6街上的戲院建築(6th st. Theatre),是小鎮往昔歷經兩次火災,少數留存下來的木造建築,亦是小鎮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鎮上還有不少紅磚建築,如6街上的Albi’s餐廳,古樸紅磚建築復古風格中又帶點浪漫情調。小鎮的復古韻味也讓人有回到過往年代的時空錯覺,又或是西部電影中的小鎮fu,越漫步細逛越覺得這個小鎮很迷人。

美國幅員遼闊,各州、每個大城小鎮有不同的景觀風貌與特色,腦中的美國印象也很難以單一印象「以一概全」,紐約、洛杉磯等大都會的繁華熱鬧、賭城拉斯維加斯金錢與娛樂交織的奢迷氣息、邁阿密的比基尼女孩與陽光男孩……,都是我的美國印象,現在,又多了華勒斯的小鎮風光印象!

小鎮人情濃 在地故事多

華勒斯小鎮風情迷人之外,最饒富趣味的就是在地人情趣味,小鎮上居民雖不多,但居民的趣味故事卻不少。

好比Cedar街上D&G麵包店的主人是一對婆媳,婆婆Ann是紐約人,嫁給住在洛杉磯的先生後,6年前到華勒斯旅遊隨即喜歡上這裡,與先生回到洛杉磯後就決定移居至華勒斯,從事髮型師工作的媳婦Dawn也跟著移居至華勒斯,婆媳兩人對烘焙、麵包、點心有興趣,就一起開烘焙麵包店。

不大的店面,麵包出爐時人潮熱絡,當Ann有烘焙她的招牌義式點心捲Cannolis(並非每天烘焙製作),居民更是絡繹不絕上門,有人還特請Ann替她保留一些,「我沒有特別告訴大家今天有烘焙Cannolis,可是大家消息好靈通,不約而同上門購買!」Ann笑說。品嘗一口Ann的招牌Cannolis,奶香味濃郁、捲皮酥香,這麼好吃的滋味,難怪大家絡繹不絕上門!

管理Wallace Inn旅館的Rick,他的故事同樣有趣,「我在大約20年前來這裡拜訪友人後,就在此定居下來,沒再離開過!」他說。「原因為何?」我好奇問,「不知耶,就是喜歡這裡啊!」Rick幽默妙答。

礦坑體驗 Sierra Sliver坑道

華樂斯以礦業開採而聞名,儘管目前採礦不負往日盛況榮景,但依然持續進行採礦,部分礦坑現今轉變為觀光旅遊或教育用途,如Sierra Sliver坑道即是。1900年代進行採礦的Sierra Sliver坑道,在1980年代礦業開採萎縮後,由非營利組織加以管理,轉變成介紹昔日礦業、採礦歷史的觀光坑道。

隨導覽員,同時也是昔日礦工的Wally走進坑道內,隱約聞到淡淡刺鼻味道,Wally邊走邊介紹往昔採礦的工具、過程,在部分定點還示範採礦過程,如以機器鑿刺岩壁,震耳聲響讓大家引不住用手摀住耳朵,也忍不住佩服礦工們得長期忍受這種噪音摧殘。

透過導覽得知,礦脈大約是在地底下6、700英尺深處,開採的礦石經拖車運至坑道外後,經過輾碎、淘洗過濾等過程後,分離岩石與礦物,據說,每噸礦石最高銀礦蘊含量可達約2,000盎司。隨著科技進步,採礦技術與設備也益加進步,如現今使用科技探勘脈礦處,更加便利採礦作業。此外,現在訴求環保,礦石的廢水處理標準也相當高,水質清淨程度需高於飲用水,方可將之排出。進入坑道實際體驗採礦相關工程的種種,對華勒斯及礦業開採、歷史等,也有較多了解與認識。

走逛挖寶 特色博物館

華勒斯小鎮市區小巧,商業區的商店、博物館等數量雖不如繁華大都會,但慢慢逛意外發現不少趣味,像位在Cedar街上的Vintage Games,店內擺放眾多店主收集自1930~40年代的物品,如彈珠台、點唱機等,踏入店內很像回到30、40年代,很有復古味道。店員表示,部分物品是店主珍藏的非賣品,她指著放在角落的迷你保齡球台,「曾有人出價4,000美元有意購買,但老闆不賣。」

同是位在Cedar街上的紅燈戶博物館(Oasis Bordello Museum),昔日是紅燈戶且開門「做生意」直至1988年,館內展示有當時住在屋內之居民留下的物品,如梳妝台上的口紅、廚房內的食品雜貨等。

紅燈戶博物館之外,鎮上還有銀礦博物館、火車站博物館等,銀礦博物館展示眾多採礦器具、設備等,還有介紹華勒斯的礦業開採、發展歷史等。建築外型有點像城堡的火車站博物館則展示當時火車站的候車室、辦公室等各項軟、硬體設備。

走到Bank街上看到1313 Club的餐廳招牌,店名頗有趣,餐廳內洋溢小鎮溫馨氣氛,店員笑說店名由來是,餐廳開幕時小鎮上已有12家酒吧與12家紅燈戶,就取名1313。餐廳料理以美式料理為主,如漢堡、三明治等,品嘗餐廳的招牌牛肉漢堡,份量頗多,美式味道十足。

旅遊資訊

◆航班:台灣與愛達荷州沒有直飛航班,可以美國西岸的洛杉磯、西雅圖舊金山等航點為主要進出點,再轉搭美國境內航班前往愛達荷州洲都樹城,再從樹城前往北部的華勒斯。台北─西雅圖、洛杉磯、舊金山等航線,有聯合、華航、長榮等航空公司飛航。

◆匯率:1美元約換新台幣30元。

◆簽證:需辦理美國簽證。

◆時差:愛達荷州區分為北部與南部兩個時區,北部時區,夏令時間慢台灣15個小時,冬令時間慢16小時;南部時區,夏令時間慢台灣14個小時,冬令時間慢15小時。

◆旅遊資訊:可上愛達荷州亞太辦事處網站查詢:www.idahoasia.org。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