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迷你黑森林村─德國法恩哈特

2012/03/05 06:00

布勒塔裡面的黑森林房舍維修得非常整潔完好。

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報導˙攝影

布勒塔是一處美麗的丘莊,素有空療區之名。

在黑森林北端,巴登巴登近郊的法恩哈特(Varnhalt)裡,如果你沒有時間去觀看整個黑森林,那ㄧ個可以回溯到1973年開始建築,直到1985年才完工的「迷你黑森林村(Mini Schwarzwald dorf)」就很值得去。

黑森林的手工大麵球加鮮菇醬,裡頭真的是道地鮮菇。

◎露天博物館一窺黑森林樣貌

萊茵黑森區的葡萄酒園是德國面積最大,也是歷史最久跟名氣最響亮的地方。

歷經12年時間搭建的「迷你黑森林村」是個真正的露天博物館,整個「村」都鑲進岩石斷縫的懸崖峭壁中,最吸睛的是火車站、鐵道、高橋、纜車、隧道等部份,幾家黑森林農舍小屋、鋸木場、水磨坊、高輪農車、村人、甚至雞鴨豬隻都小巧玲瓏卻活生活現,充分展露出黑森林的鄉野風情。更棒的是這個村不是靜態的,火車可以跑、水磨坊可以轉,轉出來的自給能量還直接提供給小鋸木場去鋸木頭。

可以在這麼小的一牆模型裡,看到幾乎整個黑森林穿越時空的文化及生活全貌,讓我很驚訝。尤其是一個農戶窗口裡的小小黑森林少女,頭上頂著紅球大花帽,模樣俏麗地往外瞧,更是叫人讚不絕口。黑森林少女裝其實在每個村落都有點不一樣,除了傳統長裙(Trachten)的花樣不同之外,大頂圓帽上的裝飾更是區分少女家的標誌,讓人在山谷或丘頂上,遠遠看「頭」就知道這位女性來自鄰近何方。

最有名的黑森林大花帽是「波勒帽(Bollenhut)」,這種少女裝飾可以回溯到1750年,上頭共有14顆大棉球(Bollen),如果真的在頂上仔細數,其實可以看到的只有11顆,因為有3顆被壓在下頭看不到的。婚前少女的是紅球,婚後是黑球,不僅婚前婚後顏色不同,接受婚約的準新娘,帽子的戴法也不同。也就是光是看頭頂,男士們就知道哪些少女可以追求,哪些死會就免了,非常符合黑森林人實際的個性。

◎特設鋸木場 見證木材重要性

「迷你黑森林村」裡特別展示出的鋸木場,也標示了這個地區對木頭的依賴。從古早伐木運往荷蘭開始,黑森林的木頭不但供輸出也供德國自用。德國人的「木頭情結」是很重的,他們覺得木製品自然好用又環保,不但是玩具喜歡木製,連幼童的奶嘴都可以用安全木頭來製作,還上安全漆來供孩童使用。連美國超級大明星安潔莉娜˙裘莉到德國,都盛讚那裡是幼童玩具的天堂。這種木頭情結從小培養,長大的德國人連家具都愛挑木製品,覺得這樣的裝潢可以讓家庭「與自然呼吸」。在這種情結下,德國的木製品都想當然都比其他材質貴啦。

黑森林就因為這些木頭,讓德國人更珍惜它的存在。「迷你黑森林村」裡就可以看到木頭農舍、農場的建物,告訴你這個地區對森林的依賴。

這個「迷你村」離巴登巴登市中心一點也不遠,車程約10來分鐘就可以抵達所在地的葡萄園區法恩哈特。如果在4月中到11月中期間拜訪,從早上10點到下午7點之間,視天況而定還會有動態開放,那就更值得跑一趟。

不能錯過特產 細數黑森寶

「迷你黑森林村」展現出黑森林外貌上的許多特點,但是卻無法展示幾些「內在特色」,像是葡萄酒、咕咕鐘、黑森林煙燻火腿、櫻桃濃酒、黑森林蛋糕等,上那裡非體驗不可的好康。這些都是除了木頭之外的「黑森寶」,讓這裡因此比其他德國地區都富裕好過。

以葡萄酒來說,在全德國13個產區裡,萊茵黑森區的葡萄酒園不但面積最大,也是歷史最久跟名氣最響亮的地方。年產量可達2.5億公升,高達德國全葡萄酒產的1/4,可見地位之重要。葡萄酒的種類原來可以多達3、40種,但是經過長期的測試,我被告知萊茵黑森林區的偏紅土壤因為富含鐵量,加上坡地陡峭跟天氣等因素,最適合種植瑞斯林種(Riesling)葡萄,釀出來的酒也確實果香濃郁,白酒尤其是甜舌美口。

我認識幾家德國當地人,甚至在自己的地窖私釀家酒,通常是梨子、櫻桃等水果酒,一次被請喝,才入口就被酒精嗆到猛咳,因為濃度高達48%,我入口前真的完全沒想到!

黑森區的不少典型食物都要有酒精味,像是黑森林蛋糕裡頭的紅櫻桃,在這裡是一定要先泡過櫻桃濃酒的,彼此還比誰家用的櫻桃泡最久,一位夫家的姨媽就很驕傲地告訴我,她做的黑森林蛋糕酒味飄香,裡面的櫻桃一定要至少泡過14個月以上。所以黑森林蛋糕總是在派對的最後甜點時間上場,讓大家都在歡樂氣氛中,開心結束醉回家。

咕咕鐘也是黑森林的名產之一,自1750年凱特勒(F. A. Ketterer)用風箱原理讓鐘發出類似布穀鳥的聲音後,咕咕鐘業自此蓬勃發展。這種鐘使用傳統的木工雕刻外觀,內部利用機械動力跟及齒輪原理來運轉。外觀的設計後來更趨精巧,除了整點跳出來咕咕叫的鳥身之外,活動人偶可以砍材、跳舞或喝啤酒,也有水車轉動或是其他造型供選擇,加上清脆的音樂與咕咕鳥聲,黑森林生活的鄉村氣氛就在其中展露無疑。難怪很多來客都喜歡帶一個回家,讓黑森林的記憶從此掛在牆上,還每個整點都呼喚一下呢!

享受林野悠情 逛黑森林鄉鎮

「迷你黑森林村」所在的法恩哈特(Varnhalt),18世紀以來就跟諾以威爾(Neuweier)、史當巴赫(Steinbach)三足鼎立,成為歐登瑙酒徑(Ortenauer Weinpfad)上北葡萄酒鄉的3大主鎮,也是全德國最大的葡萄酒聯合園區。法恩哈特在一共325公頃的聯合區裡,共有416公頃的葡萄佔地。走進這裡山丘高低上下蜿蜒,不管是回身或前望,人家的前院或後園,真的滿眼都是葡萄園。

法恩哈特之名來自德文的「蕨類植物(Farn)」,因為早在15世紀時,這個村落就滿是蕨類。現在的住家約2,000戶出頭,市鎮中心的白牆天主教教堂從山丘下望是法恩哈特的主標誌,上高點就立刻看得出與鄰鎮的差別。在這裡要帶什麼紀念品回家呢?大概所有的鎮民都會建議你上他們自己就很喜歡去的釀酒公會(Winzergenossenschaft),在那裡可以看酒、評酒地進行一番品酒討論大會,然後開心滿意地帶著酒回家品味。

鄰近的布勒塔(Buehlertal)也是一處美麗的丘莊,這裡素有空療區(Luftkurort)的美名,裡面丘上丘下都是黑森林房舍,維修得非常整潔完好,裡頭伐木四處,即使在雪地上都無法被覆蓋痕跡。這裡跟其他附近的黑森林鄉鎮一樣,一年四季都有地方慶典來娛樂鄉民,而鄉民也在慶典中娛樂自己,有自製的美食上桌宴客、自組的樂團上台演奏、自釀的酒精潤喉快舌。在這裡即使笑話老是講同一個,歌曲也就是那麼幾條,能見的老鄉就剩還沒凋零的幾些人,卻快樂不論年齡跟季節,總是在空氣裡洋溢著。

在這些黑森林的鄉鎮中,你經常可以發現他們的自足,一種不用學歷、金錢撐腰的生活滿足四處散播著,像是在葡萄園包圍下栽植自己的花園或蔬果,跟鄰居朋友上山健行或騎車,到森林裡走走看湖聽雨聲,到酒館喝個啤酒聊天唱個歌,餓了來一道當地的大麵球加鮮菇醬……,這難道不是一種人人都嚮往、你無法拒絕的好生活嗎?要問我天堂何在,其實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華航直飛法蘭克福再轉火車前往。

◆簽證:目前國人赴歐洲申根國家不需簽證,但須辦妥通關文件。

◆時差:慢台灣7小時。

◆匯率:一歐元約換新台幣40元。

◆相關資訊洽詢:

迷你黑森林村http://www.baden-baden.de/de/freizeitsport/c/content/content/02120/indexde.html&nav=2010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