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化界為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催生

2012/05/28 06:00

日據時代開設攝影館的前輩攝影家彭瑞麟留下漆金寫真〈太魯閣之女〉,而這些中要作品格外需要專業的博物館與典藏設備。(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在文化部人力、財力、物力拮据的情況下,究竟有沒有可能再籌備一個國家級的攝影博物館?數十位文化界人士上週末齊聚,宣告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行動聯盟」,並提出五大訴求向文化部發聲,不過,文化部的態度頗曖昧,只說會再研究,然以目前預算排擠的情況來看,短期內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的計畫恐難上路。

面對數位影像的衝擊,台灣的攝影工作者始終抱持著努力精進的態度,而組成聯盟推動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無非是為台灣攝影藝術承先啟後奠基的重要共識,攝影工作者們對此致力已超過10餘年,曾獲台北市文化局安排臨時場地「台北攝影中心」,但因欠缺管理機制,只短短營運了半年就結束,相當可惜。

自從攝影技術發明之後,影像世界就隨著人類歷史演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日常生活紀實到重大事件存真,以至於純藝術的表達,都在「文化藝術」領域裡留下重要紀錄,聯盟表示,攝影是一切影像藝術的根本,「然而台灣有三所國立藝術大學,卻沒有一家設立攝影系、所,致使國內有志於追求攝影藝術創作及發展的青年學子,必須遠赴日本或美歐深造,失去了台灣攝影教育的自主性。」國際上大部分國家都有國家級攝影博物館,其宗旨包括收集與保存攝影物件、建立攝影檔案資料庫、推廣攝影研究與教育等。

因此,除推動成立國家級的「台灣攝影博物館」之外,該聯盟也呼籲政府推動「攝影文化資產保護法」;蒐集、修復、保存、典藏、展覽台灣攝影文化資產;落實台灣攝影研究與教育;以及促進國際攝影文化交流與觀光、文創產業長遠的發展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