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塞怕了沒?

2006/02/23 06:00

〈九彎十八拐〉

◎黃春明

今天通訊發達到隨時隨地──站著、坐著或是躺著,任何姿勢都可以互通訊息。可是年節一到,不只每逢佳節倍思親,還要衣錦驅車趕回家鄉團圓,拜神拜祖,參加各種各樣的傳統慶典活動,還有少不了大吃大喝地好不幸福。除了這些成為台灣過年過節的共同特色之外,塞車一事不能不算。

每逢過年過節,佷少人沒經驗過塞車的痛苦。開車的人固然痛苦,搭車的老少婦孺,雖不用時時刻刻鎖住前車的距離,不必扶方向盤來分散痛苦,但比開車的人更無聊也說不定。要是我,寧願開車,也不願搭坐在右側或是呆在後座。小孩動輒讓開車人覺得煩,或是挨罵,大人也不好過,互憋悶氣,各僵在那裡。

實在塞得太久了。不過這種事不是在比痛苦級數,誰不痛苦無奈?塞車是過年過節的現象,也是過年過節必須付出的代價吧。看它年年如此,大家似乎已經默認塞車是值得的了。不然為何一塞再塞,不樂也不疲?這幾年來,有關單位一直努力研究良策,無奈車輛數量日增,有策不及,照塞不誤。要是哪一次年節,對方對準幾處重要的交流道,放幾顆飛彈過來的話,所有的高速公路豈不變成兩百六十萬輛汽車的停車場?而銜接的公路,也因為高速公路癱瘓、交流道之不能交流,整個地面的交通網就像油壓原理,全網鎖死不動。在對方還沒跟我們開這個大玩笑之前,是否可以找到什麼辦法?另外,電視新聞的觀眾,也可以免看記者問出一些讓你我都覺得,我們都可以當記者的問題。例如:「這樣塞車你會不會覺得很不方便?很痛苦?」(廢話。)「這樣塞車你對政府有什麼話說?」(最好一個人一條路。)這種情形下,好在常常看到小孩子對著攝影機露出天真的笑容, 伸出小手比個V 字, 或叫一聲:「耶!」,解開僵滯的鏡頭。

其實時代在變,很多好像不能變的事情也都在變。

好比說年夜飯,已經有不少家庭是在飯店開的。十多年前的飯店,一遇到過年,只有外國旅客小貓兩三隻,現在不同了,國內多少家庭利用飯店團圓,在那裡,除了自家團圓,也和別人的家庭團圓,使團圓的意義更深刻。

從上面的例子來看,過年過節也不一定非得趕回家鄉不可才對。有人說得回去拜公媽、看老人家。當然公媽不能不拜,老人家一定要看,但不只年節看,平時有機會也要看。到了年節之時,公媽可以分爐服侍,老人家也可以反個方向,由他們從鄉下到都市年輕人的家,主持年節禮拜、看子看孫,又可以留幾天在城裡逛大觀園。這麼一來,一遇到年節,年輕人的一家人就不用塞在小鐵皮屋裡,一路塞車塞回鄉下老家;本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而往往因塞車塞出一肚子比輪胎還要脹的氣。這還算是平安到達,等到回程時,老人家的心還得一直掛到年輕一家回到工作地方掛電話報平安。

這樣的想法還是需要有關單位策動。到了年節,當然不能反對舉家驅車回鄉,同時,要是有老年人,六十五歲以上的,他們願意上京和年輕人過節的話,在一定的期間,搭政府的公共交通工具如火車之類,一律免費。試想一下,除了清明節祖墳搬不動,其他的年節,一定會少掉一半以上的交通壓力。何樂而不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