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豬哥兵仔.下

2006/02/28 06:00

◎吳敏顯 圖◎黃子欽

少年兵仔後來會被村人叫成豬哥兵仔,也是在孩子們圍觀他寫毛筆字時引起的。他喜歡在鋪報紙或磨墨之際,騰出一隻手來突襲小男生的雞雞,尤其遇到那些還穿著開襠褲的小娃娃。每次大家看少年兵仔寫字,大一點的孩子都曉得儘量站在後面一排,或是擠到他拿著毛筆寫字的右手邊。膽小一點的孩子,似乎覺得這樣還不夠安全,索性用雙手牢牢摀住褲襠,避免少年兵仔偷襲。

有個暑假,少年兵仔教幾個讀高年級和上了初中的孩子寫毛筆字。寫累了,便會講一些跟日本鬼子或八路軍打仗的故事,大孩子們聽膩了打仗的故事,便起鬨要他講一些男女之間的祕密。

有一天,少年兵仔心血來潮,比畫幾種手勢要大家猜。其中一種是把左右手掌相疊,同時叉開拇指和小指不停地做出划水狀。大家猜是一隻烏龜背著另一隻烏龜,少年兵仔搖搖頭很曖昧地笑著,只說等大家長大一點,自然知道答案。

當天中午,村裡賴姓大竹圍祭祖拜公媽,那個已經十五歲還在讀五年級的黑番,坐在大廳的門檻教兩個弟弟比畫兩隻烏龜相疊的手勢戲耍,冷不防被他老爸瞧個正著,立即抄起門扇後的扁擔追著打,一邊追一邊罵,足足追過兩區田。

從此,連村裡的小孩也跟著大人們,在背地裡稱少年兵仔是豬哥兵仔。

豬哥兵仔很少發脾氣,有孩子當著面喊他豬哥兵仔被他逮到,頂多是揪幾下耳朵,如果是男生當然少不得狠狠地摸一把小雞雞。

有一次,豬哥兵仔連寫了幾張報紙後,接著寫了幾遍自己的姓名「王裕仁」。站在旁邊那個初中生突然大聲地說:「這是天皇的名字,是日本天皇的名字哦!」一面說還一面朝著豬哥兵仔高舉雙臂,喊著「慢在!慢在!」在那年頭,村裡的大人和孩子都還懂得這是日本人高喊「萬歲」的模樣。

只見那豬哥兵仔把沾飽墨汁的毛筆往桌上一拍,在報紙上炸開一大團黑墨,彷彿一隻被石塊砸扁的癩蛤蟆,肚腩裡的內臟和漿汁一起爆開來。靠在最前面的女生臉上立即添了一撇往上翹的仁丹鬍。隨著那朵綻開在報紙上的黑墨汁,豬哥兵仔還罵了一句父母都不允許我們學的髒話。

嚇得圍觀的孩子們一哄而散,站得遠遠地不知如何是好。至於那個認識日本天皇名字的初中生,早已跑得不見人影。

豬哥兵仔一張臉脹得像豬肝,眼球裡布滿血絲,甚至連每一根頭髮都猛然豎立起來。這情況雖然只維持兩三分鐘,卻已經讓我們覺得過了好長一陣子,周遭整個空氣都已凝結成冰塊。直到豬哥兵仔從嘴裡吐出一句:「龜兒子!」四周的空氣才恢復流動。

在烏龜相疊的手勢傳開後,村裡的婦女都說豬哥兵仔不衛生、很骯髒。但我們小朋友卻覺得,豬哥兵仔實在愛乾淨。

他桌上擺著一本厚厚的字典和一本附有插圖的《西遊記》,誰想要翻它,都得先洗手。我們也從沒看過村裡哪一家的床單,能像豬哥兵仔的床單洗得那樣白。星期天他如果不上街看勞軍電影,便會從一大早就開始大搬家,把枕頭、棉被、毯子、墊被、衣服……幾乎全部家當都搬到屋外曬太陽。

中山堂的窗台上,空地裡的石墩、車棚,甚至被颱風吹倒的圍牆上,統統被豬哥兵仔曬滿衣物。清洗的床單、毛巾、衣服,如果沒地方晾,便用一條長麻繩對折,絞成一股麻花辮子,綁在電桿和窗框上,床單和毛巾等逐一塞在麻繩辮子上,被風盪來盪去,讓陽光整天在上頭跳上跳下地捉迷藏。不管站在村頭村尾,都不難聞到這些衣物被太陽曬熱後所散發出來的肥皂香味。

房間裡只差原木桌子、竹床和床下的兩個木箱子沒搬出去。豬哥兵仔告訴我們,衣物常清洗多曝曬才不會長跳蚤和蝨子。他還在房間的牆角撒石灰,說是這麼做可以阻擋蛇和蜈蚣爬進屋裡。儲井水的水缸裡,他也會撒進一些明礬粉末,讓髒東西沉澱到缸底。

過年新春,豬哥兵仔把一雙平常很少穿、卻天天用毛刷子刷上鞋油,再用棉花沾著清水擦得閃亮耀眼的黑皮鞋穿到腳上。遇有廟會節慶,豬哥兵仔更不忘穿上光鮮的衣服到處看熱鬧。有人說,其實他不是看熱鬧,他只愛盯著年輕漂亮的女人看。

只有中秋節例外。中秋節鄉公所不上班,豬哥兵仔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不出門。有頑皮的孩子繞到他窗口,高喊「豬哥兵仔!豬哥兵仔!」也沒看到他跑出來揪人耳朵,抓人小雞雞。到傍晚,他才仿照村人拜拜的形式,在空地上擺張椅條,放一碟月餅和幾個柚子拜月亮。

然後,豬哥兵仔會仔細地磨好墨,準備好寫小楷的毛筆和十行紙,把房間門反鎖,獨自在燈下寫了一兩個小時。這時,村裡的孩子差不多都被趕上床了。

聽大人們說,當月亮升到頭頂時,豬哥兵仔就會把所寫的幾張十行紙,帶到水溝邊燒掉,讓灰燼順著水流漂走。曾經有村人好奇靠過去想問他在做什麼?卻見他淚流滿面,話便問不出口。後來大家只能用猜的,猜測他可能是燒一封信給已經上天做神的什麼親人。

有一年寒假,鄉下特別冷,冷得連野狗都找地方躲起來默不吭聲。某天晚上,村裡的野狗卻競相吠個不停,像突然遭到圍剿攻擊。第二天便聽說豬哥兵仔在深夜裡被幾個憲兵抓走了,連鄉公所的人都不知道他為什麼被抓走。

豬哥兵仔住的房間,房門虛掩著,被子、枕頭、軍毯、墊被還在,只是被套、枕頭套都被拆下來丟在一邊,軍毯和墊被也被掀在一旁。桌上的毛筆、硯台、字典、西遊記,連同壓在地面那疊寫過透明字的舊報紙都不見蹤影,只剩下那塊木板和磚頭散在地上。床下空蕩蕩地,原本塞在床底下的兩口木箱也被扛走了。村人曾傳說,那是豬哥兵仔藏金戒指和金塊的箱子。

過了好幾個月,沒看到豬哥兵仔回來,鄉公所的職員和村人才陸續偷偷地談論這件事。

「聽說豬哥兵仔是匪諜。經常到中藥店買明礬泡水,寫那種人家看不出來的透明字。」「難怪每年中秋節深夜,都會看到他到水溝邊燒掉一些文件。」「豬哥兵仔有一本厚厚的字典,其實是暗藏密碼的冊子。」「聽說豬哥兵仔在共匪那邊已經當很大的官,到了台灣為避免引起懷疑,才選在我們這種偏僻的鄉下來當工友。」過去遇到村裡有什麼人跳水自殺,甚至什麼人跌斷胳膊,或是哪個女人可能偷人,大人們議論之餘,免不了「聽到個影子,就說生了一個孩子」,總能編排出一篇曲折離奇的故事。只有這一回例外,每個人當著面都三緘其口,甚至訓誡小孩子要「有耳沒嘴」。

幾乎所有的大人都對小孩子說:「小孩子懂得什麼?不懂就不要亂說。那個豬哥兵仔,看來就不像個正經的好人。」只有在背著孩子時,大人們彼此間才會歎一口氣說:「唉!年紀輕輕地,就被抓去槍斃,真可憐。」其實,整個鄉公所都沒有人知道豬哥兵仔真正的下落,包括那個同時分發來的老兵。

等我們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回憶童年往事時都會發現,原來每個人從小就應當養成的很多生活習慣,和應當懂得的基本常識,有一大部分是從豬哥兵仔身上學來的。包括衣物棉被要勤洗勤曬,包括石灰和明礬的作用,包括寫毛筆字要勤寫勤練,包括珍惜字紙,當然也包括一些父母和老師都不教的性知識。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