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世界城市容顏特寫 - 倫敦(London)3-3〉驚豔倫敦 嶄新視野

2012/08/08 06:00

搭船沿泰晤士河欣賞倫敦。

撰文˙攝影/易驤

倫敦眼成了目前倫敦名列前矛的旅遊景點。

老實說,即便1666年倫敦沒有那場大火,都市還是必然會隨時代不斷更新擴張,只不過途徑不同,成效也不一樣,也許那把火沒有燒燬的倫敦城,於今就像印度的舊德里相對新德里,那場大火給倫敦城一個強迫瞬時蛻變成長的機會。對於近代,在民主國家,必須遇到能夠說服所有大眾的公共議題,才可能進行大規模的都市更新,例如千禧年對泰晤士河南岸再造,以及2012年倫敦奧運重建東倫敦的浩大工程。

倫敦塔是現存倫敦古老的建築之一。

◎遊泰晤士河 觀新舊變遷

倫敦最新完工的「碎片大樓」(右)直插入空。

如果從國會大廈旁的碼頭搭船逛逛泰晤士河,挑一個頂樓視野好的位置,泰晤士河沿岸可以大致告訴你一些倫敦的新舊變化,國會大廈、大笨鐘當起點,一路會有說不完的故事,船上也有導覽員滔滔不絕,拿著大聲公夾雜冷笑話為遊客說倫敦今昔。

到倫敦視線絕對無法避開的大笨鐘,最近為慶祝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週年,一名議員趁勢提議將1859年建造的鐘樓改名為「伊莉莎白塔」向女王致敬,獲得共鳴,以後這個鐘樓的解說又會再延長一些了。6月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慶祝登基60週年鑽石活動之一,也乘著船隊在泰晤士河進行,當時有1000艘船遊河盛況,她是英國第二位在位超過60年的女王。

現在泰晤士河的天際線上,最醒目的焦點,一個圓的、一個尖的,好像是元宵猜燈謎,不過這是送分題,圓的是超大摩天輪「倫敦眼」(London Eye),尖塔則是7月才完工的歐洲最高塔「碎片大樓」(The Shard),都是新倫敦地標,這些新建築都是千禧年倫敦開發泰晤士河南岸的成果,將觀光業延伸擴大到舊倫敦的對岸,如果在泰晤士河上看到碎片大樓時,對面是倫敦存在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倫敦塔,然後就是倫敦塔橋了,一眼望去,有一種既古老又新潮的魅力。

千禧之輪 倫敦眼

倫敦眼又名千禧之輪(Millennium Wheel),僅次於新加坡FLYER摩天輪,是世界第二大景觀摩天輪,為慶祝千禧年由廠商英航贊助而建,原本只是預定5年就要拆除的暫時性建築,不過頗受遊客和民眾歡迎,市議會便決定長期保留倫敦眼建築,倫敦眼高度約135公尺、如同膠囊的強化玻璃座艙有32個,規格長8公尺、寬4公尺,每一個座艙可容納約25名乘客,附設空調系統,旋轉速度每秒約0.26公尺,繞一圈約30分鐘,360度無障礙視野緩慢迴轉,可以俯看倫敦美。

倫敦眼與千禧橋都是延伸倫敦觀光資源的同系列設施,從聖保羅大教堂前方跨過泰晤士河,抵達對岸的泰特美術館,千禧橋現代化鋼構造型,和倫敦眼相呼應,這座橋供行人和自行車專用。

新天際線 碎片大樓

倫敦天際線上最突出的建築,現在非碎片大樓莫屬了,對擁有眾多古典歷史建築的倫敦而言,鋼骨玻璃帷幕直插入空的碎片大樓,自然不會有太高的評價,但如果提到數據,應該會給倫敦人扳回一點顏面,95層樓、高度310公尺號稱歐洲最高建築,天氣好的時候甚至可以遠眺法國。現今從倫敦塔望向河的對岸,碎片大樓與不規則狀圓形的市政廳,形成新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天際線。

2012年7月5日由英國安德魯王子和卡達總理哈馬德共同剪綵宣告碎片大樓落成,如同世界各地超高摩天大樓的設計,不外百貨公司、辦公室、旅館、餐廳、頂樓觀景台等。由卡達高官主持大樓落成典禮,原因無他,這棟大樓花費大部分由卡達王室買單,據說花了13億英磅。

阿拉伯世界對倫敦的投資逐漸增加,市區甚至有整條阿拉伯風格的街道,屋簷下露天座位喝茶抽水煙,也成倫敦一景。

世界遺產 倫敦塔

在倫敦旅遊景點排行榜中,倫敦塔一直名列前矛,這個曾經是防禦堡壘、皇室宮寢,也有監獄功能的城堡,卻稱為「塔」,是因為堡壘中陸續增建塔樓之故,現有約20個高塔。1070年「征服者」威廉為了保護倫敦市內的諾曼人,以法國大理石建造白塔防禦,高約30公尺,當時是倫敦最高建築,隨後經過歷代皇室增改建,也有幾位國王將倫敦塔作為皇宮。

倫敦塔流傳一些靈異故事,不外中世紀英國皇室內鬥與角逐王位的過程,許多站錯邊的王公貴族、生錯孩子皇后、犯錯的、無辜的,都有可能被監禁陰森的角落,被處死或謀殺的宮幃鬥爭不時上演,有幾個皇后就被砍頭示眾,不斷累積靈異故事的素材,斷頭檯如今用玻璃裝置成藝術品當裝飾。

如此特殊的倫敦塔,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如今不僅是英國倫敦市建築的的象徵,看過倫敦塔血腥故事後,可以到珍藏許多英國王冠、寶石、權仗的珠寶室沈澱一下心情。裡頭最著名的「帝國皇冠」鑲有2800顆鑽石,眾鑽襯托主角105克拉的Koh-I-Noor,另一個鑲有「非洲之星」鑽石的權杖,那顆重達530克拉,遺憾是不能拍照,沒辦法在FB上炫耀看過那顆石頭。

倫敦正門 倫敦塔橋

橫跨泰晤士河連接倫敦南北的倫敦塔橋,最近已經整修得美侖美煥,曾享有「倫敦正門」美譽。19世紀晚期倫敦東部因為經濟發展需要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橋樑,1886年開工興建,歷經近9年,電影福爾摩斯有好多場景都帶到倫敦塔橋,最後的打鬥場面就在施工期間的橋上進行,彷彿時光倒流回到100多年前,頗為神奇。

倫敦塔橋於1894年對外開放,兩端由4座石塔連接,兩座橋基相距76公尺,橋基上建有兩座花崗岩與鋼鐵結構、高40公尺的方型5層主塔,結合維多利亞與哥德式建築風格,更顯倫敦塔橋的高聳壯觀,兩岸以鋼纜吊橋連結,全長276公尺。

倫敦塔橋橋身分為上、下2層,上層是供遊客觀賞用的人行道,下層供車輛通行,有船隻通過時,隱藏在倫敦塔橋主塔內的機器會啟動將上千噸的橋身向上折起,以前每天要折個50次,現在船運數量驟降,每年大概升起千次之譜。最初倫敦塔橋由蒸汽驅動液壓來控制橋面的升降,1976年後用電力機取代。

改變東倫敦 倫敦奧運

千年才一次的2000年「千禧年」,凝聚的力量使倫敦得以大規模更新南岸,而2005年倫敦成功爭取2012年奧運主辦權,更進一步將都市更新的力量推到更遠的東倫敦地區,東倫敦史特拉福(Stratford)原本是倫敦的貧民集中的地方,也是重工業污染的區域,算是倫敦光鮮亮麗外表下的一顆爛瘡,2005年倫敦申辦奧運時,祭出奧運將改變東倫敦命運,給窮人翻身機會,這個訴求使國際奧會委員把票投給倫敦,擊敗呼聲最高的巴黎。

倫敦市拿到奧運主辦權後逐夢踏實,各種大眾運輸系統延伸到史特拉福區,原本重工業污染的區域徹底整治,把整片土地「洗」乾淨,闢建現今的奧林匹克公園,如今綠草如茵,樹已成林,西歐規模最大的百貨商場Westfield開始營運,不只完全改變當地的環境,更提供當地民眾工作機會。

繼1908年、1948年之後,倫敦第三次主辦奧運。奧運結束後,奧運公園將整建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奧運相關項目場地依舊保留,主場館拆除部分臨時座位,會成為職業足球隊主場,定期舉辦比賽,選手村當一般住宅出售,醫院、學校一應俱全。今年奧運即將落幕,2012年奧運的確徹底改變東倫敦的命運。

旅遊資訊

◆相關資訊洽詢:

1.倫敦眼購票資訊:http://www.londoneye.com/

2.倫敦塔導覽資訊:http://www.hrp.org.uk/toweroflondon/

3.倫敦塔橋資訊:http://www.towerbridge.org.uk/TBE/EN/index.htm

4.倫敦奧運資訊:http://www.london2012.co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