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金庸與董家菜

2006/03/06 06:00

◎周芬娜 圖◎王孟婷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查良鏞)的武俠小說對歷史人文的涉獵極廣,對人性心理的刻畫也細膩深刻,超出了傳統上只會打打殺殺,冶色情暴力於一爐的武俠小說的範疇,因此從1970年代起便風靡華人世界。當時他便意氣風發地將他的十四部名種各取首字,連成這副對聯,以紀念他事業上的黃金時代。

金庸除了文才過人之外,也是位出色的美食家,書中常洋溢著迷人的生活美學。

他出身「一門七進士,叔姪五翰林」的浙江海寧查家,數代書香,經濟富厚,精於飲饌之術。台北某餐館還曾依《射鵰英雄傳》推出了「金庸宴」,在餐飲界掀起一陣旋風。「金庸宴」大致是由宋朝名菜,和女主角黃蓉的幾道巧手小菜所組成的。

金庸也常提到江南美食,如蘇州醬肉、常熟叫化雞、碧蘿春名茶……等,口味仍不脫江浙人的本色。

金庸也是性情中人。事業雖飛黃騰達,感情之路卻頗曲折困頓,不時反映在他的作品裡。他結過三次婚,也追求過有夫之婦被拒。因此他小說中的男主角不是三妻四妾,就是感情未成正果。《鹿鼎記》的韋小寶娶了七房妻室,《神鵰俠侶》的楊過苦戀小龍女,《笑傲江湖》的令狐沖苦戀小師妹岳靈珊,都被他描繪得活靈活現,悽楚動人。但令狐沖最後畢竟娶到溫柔的任盈盈,過著恩愛美滿的生活,這也是金庸目前人生的寫照。

金庸初娶美艷的杭州富家小姐杜治芬,婚姻只持續了五年(1948–1953)。夫妻門當戶對,情投意合,他卻不時汲汲營營,奔波於香港和中國之間,想實現當外交官的美夢,最後太太竟移情別戀。金庸難以下台,只好以太太不能生育為由,宣布離婚,私下裡十分悲憤。

然後,有「香港西施」之稱的美女夏夢出現在他的生活中。據說《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就是以她為雛形的。夏夢曾是香港「長城」影業公司的當家花旦,秀外慧中,金庸一見傾心,特加入「長城」當編劇。當時夏夢所主演的《絕代佳人》、《有女懷春》等劇本,都是他寫的。但他的愛註定沒有結果,因夏夢早為人婦,只能視他為知交。他只好傷心地離開「長城」,滿腹失意地完成了《神鵰俠侶》。但他後來提起這段刻骨銘心的苦戀,還說:「其實跟一個人交往,感覺很深刻。也不一定要天長地久,雖說愛情重恩義,但閃電式的愛情也有很驚心動魄的,兩三天也可抵二十年。」1956年金庸再婚,娶了第二任妻子──美麗的女記者朱玫。夫妻倆合作創辦了《明報》,起初銷售不佳,四個孩子又相繼出世,生活備極艱辛,但婚姻幸福。1970年時,金庸已成名,《明報》也變成香港大報,他們的婚姻卻觸礁了。金庸外柔內剛,朱玫個性剛烈,兩人為了事業不時爭吵,金庸也了有外遇,鬧起離婚來了。時年十九的長子查傳俠受不了這場「家變」而自殺身亡,夫妻終於感情破裂,在1976年勞燕分飛。據說朱玫當時跟金庸要了一大筆贍養費,但晚年卻在孤獨貧困中死亡,與金庸的得意風光形成強烈的對比,因此親友們對他都不諒解。金庸只幽幽地說:「我理想中的愛情是一見鍾情,白頭偕老,但很慚愧我都沒有做到。」離婚後,金庸和第三任妻子林樂怡歷經風雨,終於結合。柔情似水的林樂怡,據說原是香港某酒吧的女侍,邂逅五十出頭的金庸時才十六歲。金庸某天失魂落魄地到酒吧買醉,林認出他是金庸,特加照顧,兩人因而激出火花。朱玫發現後大鬧,林只好離職。金庸心懷愧疚,除了堅決離婚外,並四處尋找林,表明真情。由於才學年齡相差懸殊,兩人的不倫之戀飽受非議,金庸特送林去澳洲留學,兩人分離四年。但最後林還是回到他身旁,照顧他的晚年,並與朱玫兒女和睦相處。金庸終於找到了真愛,就像楊過找到了小龍女,從此過著快樂的生活。他因此題詩以記:「神鵰俠侶今重現,跨世遨遊好河山。一慕修道增粉色,千里相從減朱顏。」詩中充滿了喜樂和滿足。

婚姻生活不外乎飲食男女。金大師既是位美食家,現實生活中又常吃哪些佳肴呢?林樂怡當然燒得一手好菜,但外食時金庸最常去報到的餐館,是香港中環的「董家菜」。這裡以淮揚菜為號召,醬汁肉冠絕一時,正是金庸的最愛。

香江素有「美食之城」的美譽,我在那裡住了一年卻常有「食無店」之歎。因為那裡的美食以粵菜為主,而我所鍾愛的江浙菜、淮揚菜,不是走味,就是太貴。名店「天香樓」的蜜汁火腿、清蒸大閘蟹,我從不敢問津。還好「香港老飯店」的鹹肉菜飯、薺菜餛飩,「小南國」香煎黃魚、水晶蝦仁,都足以略膏饞癮。最近發現了「董家菜」後,更有意外之喜。

「董家菜」專精淮揚菜,兼及寧波菜、蘇州菜。烹飪風格既遵循傳統,也講究創新,是近年來香港所流行的六大「私房菜」之一。老闆董兆忠先生本為中國特級廚師,後來才自己創業。拿手菜中有被喻為「香港第一包」的菜肉包,和醬汁肉、乾隆草鞋底、乾燒明蝦、鹹魚燒肉等。店牆上高掛著一排食客的照片與簽名,除了最顯眼的金大師外,還有曾為香港特首的董建華、高官劉淑儀、電影紅星周潤發等人,我當然得呼朋引伴,一嘗為快囉!今年初我們請董師傅配了一桌菜。四冷碟中的溫室豆苗,將嫩得像剛冒出頭的豆苗過水燙過,再加火腿絲、芝麻油、生抽、白糖涼拌,香嫩爽口。鞭筍素雞中的鞭筍是新鮮的,素雞是自製的。鞭筍的脆和素雞的嫩,交織成奇異的口感,餘味中有「浙菜」的鮮鹹雅淡,令我想起靈隱寺的清幽,西湖的靈秀,和天目山竹海的翠綠。

「董家菜」的醬汁肉甜潤潤肥瘦得宜,入口即化。本是蘇州名菜,再融合了淮揚風采。他們將豬的三層肉以紅麴染色,滷煮得極透,外表紅豔,甜度經過改良,比蘇州「陸稿薦」的適中,據說胖敦敦的金大師每來必點,即使血壓和膽固醇再高也不在乎。他的故鄉浙江海寧以觀錢塘潮而聞名,離蘇州只有兩小時車程,當地菜肴與蘇州菜相通之處,方言口音也相近,愛吃醬汁肉是很自然的。但其子查傳倜總譏笑他沒品味,老愛吃一些甜膩而易發胖的東西。

據說次子查傳倜素來與金庸不合。他認為金庸搞婚外情,逼死了大哥查傳俠,還棄母朱玫另娶,一向對其所作所為嗤之以鼻。其實男女間的愛恨情仇,往往不足為外人道,涉世未深的查傳倜怎會了解?而金庸在「董家菜」中寄託濃厚的家國之思,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更是無法領會了。

查傳倜在美食上倒是頗有見地,但口味師承蔡瀾,與金庸完全不同。他很早就以「八袋弟子」為筆名,在香港各大報刊撰寫飲食專欄,「八袋」指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酒,意思是要嘗盡天下美食。他最近還在香港開了一家「品翠上海飯店」,以清淡的創意上海菜為號召,名菜有清炖獅子頭、蟹粉過橋拉麵等,與「董家菜」的厚實大異其趣。

看來金大俠的「美食家」頭銜已有傳人,但他的「絕世武功」恐怕要失傳了。他將長子取名為「查傳俠」,是否原有讓長子繼承武俠事業之意?但這段婉曲的心事,隨著三十年前查傳俠的自裁,早就湮沒不傳了。長子的自殺,是他心裡的最痛。

如今已八十一高齡的他,想起這段中年喪子的傷心往事,再回自己顧波瀾起伏的一生,不知有何感想?是否因而領悟大名大利的背後,往往是大苦大悲;而當個庸碌的凡人,有時反較能擁有一個平實幸福的人生呢?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